第82章 磕头殉情按照李稻花说的,这个男……

按照李稻花说的,这个男生还真在放假的时候,回去问自己表哥这些事。

他表哥从那边跑回来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平时都不愿意跟外人接触,他在经过多次安抚之后,才从他表哥口中知道了完整的故事。

经过本人补全的故事比他当时听说的要惊险更多,也黑暗更多。

《逃离金三角》,就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并且成功发表。

他表哥被朋友以挣钱名义被骗去金三角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这个年代,穷人是大多数,为了能挣钱,很多人都往外跑。

阿美莉卡这么远去不了怎么办?那就就近出国,反正国外都有钱。

《风雨飘摇中》和《逃离金三角》让很多人知道靠近滇省的这几个国家有多疯狂,你想挣人家钱,人家想挣你命啊。

不仅如此,之前听讲座的学生们也开始深度挖掘自己身边的各种故事。

有正经的,比如说《山林遇险》,讲述的是下乡知青因为不了解当地情况,误入深林,经过重重困难,最后被找到的故事。

也有不正经的,比如说《山村密事》,讲的是他以前听过的鬼故事,写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他真见过一样。

滇省各种奇奇怪怪的,真的假的故事太多了,三天三夜说不完。

李稻花他们拍摄到最后,村民们为了庆祝,夜晚举办篝火晚会,邀请他们参加。

他们在这里这段时间,村民们作为群演,挣了不少钱,剧组还要租房子住,还要吃东西。

这么多人,不止是这个村子,围边村子都靠着这群人挣钱了。

都听说这有不少有钱人,东西在这里好卖。

即使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剧组也要有专门的采购人员负责外出采购各种东西。

篝火晚会很隆重,一群人围绕着篝火,听着滇省的山歌。

因为老人居多,这里的山歌也是方言,剧组本来就听不懂这里人说话,等到他们唱歌,那更听不懂。

“他们唱的什么呀?”

“额……你还是别知道的好。”李稻花跟着村民们一起跳。

在这里这么长时间,简单的唱跳还是没问题的,只要村民们不变换阵形,她就能跟上。

李稻花越是不说,张鑫炎就越是好奇,而且:“你能听懂他们的方言?”

之前大家不都听不懂嘛,你怎么还偷偷补习。

李稻花确实听不懂方言,滇省的方言,不是他们在这里这么一小段时间就能弄明白的。

听不懂方言没关系,能听懂旋律就行,这旋律她一听就知道是朝你大胯捏一把的旋律,当然,这时候这个旋律还不是这个歌词内容。

这个旋律是滇省传统打歌旋律,只是后来被滇省歌手重新填词发表。

现在的歌词内容李稻花不知道,但是这旋律,她已经自己在脑海里给自己配词跳了。

突然有人提议,让李稻花也唱一首。

本来她还想推脱,后来想起,她还真知道一首现在就已经发表的滇省山歌。

“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她唱着,其他的村民们很快也和起来。

事后又在张鑫炎的强烈要求下,把这个传统文化也拍进电视剧里。

这种独特的,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和歌曲,在港岛,已经见不到了。

他觉得,这部电视剧在港岛,绝对会火起来,这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剧,还是一部民族剧,港岛,根本没有同类型电视剧可以跟它竞争。

但是在内陆就不一样,这类的民族电影,已经拍摄过不少,还都是很用心很优秀的电影。

当电视剧正式拍摄完毕的时候,所有的演员都长舒一口气,他们拍摄这段时间真的不容易。

每天都要早睡早起,早起主要是锻炼身体,让他们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这样拍打戏的时候才不会拖后腿。

大多数镜头都是在这偏僻的山村拍摄,干什么都不方便,没有自来水,需要去附近打山泉水。

好在这时候的演员都吃苦耐劳。

李稻花在这里也是造的不像样,洗澡都是自己提水烧水,为了省事,只能

减少洗澡次数。

幸好这时候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山里没有那么热,不然更是活不下去。

电视剧拍完还要剪辑审核,李稻花先回家了。

回到南海旁边的四合院,房门紧锁,想了想,她又去李丰获家附近,果然,老两口在这。

上次初中生杀人案出现后,李麦花每天只要回家晚一会儿,家里人就会立刻出去找。

好在麦花乖巧,在老两口的嘴里,麦花可比李稻花乖巧多了,李稻花整天跟皮猴子一样不着家。

越是偏僻的地方,儿童被拐的几率越小,因为流动人口少,陌生人出现太显眼。

而城市里到处都是流动人口,互相不认识,来到北平后,李丰获爸妈总是担心麦花学坏,担心麦花被人拐……

现在成功考上高中,都是在家附近,这点倒是比他们在老家好。

“咱们家说不定还真要出个大学生。”他们家祖上多少代都是贫农,兄弟几个能当上兵,那也是因为根正苗红。

祖辈不夸张的说,都是睁眼瞎,到了李三柱他们这一代,国家扫盲,才摆脱睁眼瞎的命运。

改变命运,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逐渐积累起来的。

他们就想着,等到李麦花考上大学,就集体回老家上坟去,上次去上坟,还是李稻花当上作家的时候。

“稻花!你回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正好,麦花回来说,他们下学期就准备分文理科,老师让他们寒假这段时间好好考虑考虑,看准备选哪科。”

作为家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老一辈的都喜欢听李稻花的,当然,年轻一辈的也喜欢。

“看她哪科好呗,哪科学的好,将来才容易考高分,上好大学。”

什么为了热爱选择自己不擅长的,什么为爱不学习,大多数正经学生,上学的时候,每天想的就只有自己的分数。

这次考了多少分?这次错了多少题?有多少送分题?清华和北大选哪个?哪个也选不了?那没事了。

最后经过综合对比,李麦花选的是理科。

按理来说,高二才会分科,但是有些学校会提前分科,并不是强制的高二。

知道李麦花选理科的时候,李柱子还有些失望,他是想让李麦花选文科的,想让她跟着李稻花走作家这条路。

在他看来,家里有这个关系,有李稻花指点,李麦花走这条路更好,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不至于白学习这么多年。

为什么说白学习呢,现在的经济形式不好,眼看着很多高中生都是待业,跟无业游民没两样,上这么多年学出来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