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加更(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第2/2页)
老师们还是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真要让这群分不清梦境现实,分不清电影真假的小孩来写,第二天全校都要身败名裂,说不定还得带上学生家长。
“我的梦想是,要考上北平的大学,要去北平看稻花老师。”一个马上就要中考的初中女孩这么说。
“我也想!我听说,稻花老师人美心善。”
“你听谁说的?你听错了吧?稻花老师可喜欢打人骂人了。”一个男孩纠正。
“稻花老师才不是呢,稻花老师只打坏人,还是善。”
关于李稻花是否人美心善这个问题,李稻花的读者们已经进行过不下一百次的讨论。
年轻一代对于李稻花还是充满向往的,主要是李稻花的履历实在太优秀了。
优秀到什么程度呢?进入九十年代后,新一代的读书无用论举例子就用李稻花来举例。
就说李稻花文化水平不高,照样靠自己成为著名作家,多少大学毕业的作家也不如李稻花有名。
害得李稻花紧急辟谣,说读书还是有用的,她文化水平不高没错,但是她后来一直在自学啊,她自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她第一次发表的《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里。
在那里面就已经提到她在自学,她只是没考上大学,不是纯文盲,也不是不学无术,更不是不读书。
她不读书,怎么写小说,难不成她写完也不看自己写的,想什么呢。
甚至有地方的教育部门,为了配合这次的教育检查,还进行了读后感征文活动。
在学生中进行征文,分成初中部,高中部,大学和专科部。
每个年龄段选出三篇优秀读后感刊登到报刊上,还有相对应的奖状和奖励。
这下学校就更卖力了,老师们也帮自己的优秀学生改读后感。
“这里不对,稻花老师今年二十五,对你们来说应该是姐姐,不是稻花奶奶……”
老师看到这里也是满头大汗,这时候就稻花奶奶了,再过几年,在他们嘴里,稻花老师说不定已经走了有一阵了。
“二十五?我今年是十五,稻花姐姐比我大姐还小一岁呢。
等到十年后,我二十五的时候,也要像稻花姐姐一样,成为著名作家。”
小孩子的雄心壮志,老师没有打断她,虽然绝大多数人,别说二十五,就是三十五四十五,也不一定能有李稻花的成就,可梦想总是要有的。
她曾经不也有梦想,年轻真好。
……
“怎么样怎么样,外面怎么样?”
相信大多数人还没有忘记曾经居家隔离的那段时间,也有很多人居家隔离的情况比较严重,别说小区了,楼都不让下,门都不让出。
反派校长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不同的是,大家居家隔离的时候,还有电视,还有手机,还有网络上的各种沙雕网友,和自己网络上的亲朋好友。
反派校长就都没有,他家甚至没买电视。
这时候的演员,还没有后来那么挣钱,再加上影视剧不多,拍摄任务少,挣的自然就少,家里还不舍得买电视机。
想着再攒攒钱,一步到位,买个彩电。
家呢,也不大,一家四口住在一起,活动空间少的可怜。
白天家里人出门工作之后,他还不能在家里发出声音,不然会被邻居认为是家里进贼了,到时候报告给公安更完蛋。
制片厂知道他的情况,也不要求他必须去厂里上班,这要是上班路上被人给打了,还得算工伤呢。
开玩笑,真打了,当然算工伤,他上次被打,厂里就来看望过,送钱送水果的。
只是老是被打,也不是个事,被打坏了怎么办,还是在家里更安全。
本来以为,也就是躲几天的事,可是后来,几天变成半个月,半个月变成一个月,反派校长都要坚持不住了。
他觉得,自己再在家里呆下去,非要呆出毛病不可。
每天家里人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他们,今天的情况怎么样,《他在阳光里》的热度退没退,他能不能出门。
随着妻子摇摇头,反派校长失落的坐在凳子上,三天又一个月,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头发都快要盖住眼睛了。
“要不……我们晚上陪你出门散散心?”
“行!”仿佛生怕他们反悔一样,反派校长答应的迅速。
“可以了吧?”天色已晚,反派校长家正在给他打扮。
长长的头发扎成小辫,眉毛用眉笔刻意拉长,嘴上图上大红的口红。
“要不是看你不容易,我这口红可舍不得让你用。”他媳妇拿出自己珍藏的为数不多的化妆品。
反派校长的妈就在旁边,嘴里不住的啧啧啧。
“啧个没完了还,就不能消停会儿。”校长爸没好气地说。
“我爱啧,你管得着吗,你看看他,这一打扮,更不像好人,你说他长得像谁呢?”说着,转头看向反派爸。
最后总算是打扮好,一家人陪着他偷偷摸摸出门,要做好万全准备,要是这样还能让人认出来,他们还要一起去抢救人。
从这天之后,胡同里多了一条怪谈,深更半夜,有个血盆大口的女人,游荡在胡同里,等着有缘人上门成亲。
李稻花来看望他的时候都给吓一跳,这是从变态校长,朝猥琐女装变态发展了吗?难不成准备在这条路线上一条路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