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嘉奖你对铁路系统优化做出的贡献
大新闻!!
林家二媳妇, 当上工人了!
全村都因为这个消息轰动了。
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传遍水湾村每个角落。
尽管是大年初一,但村里许多人家都陆陆续续往林家赶, 初一家里回来的都是晚辈,留个顶事的在家守着就好, 不碍事。
这捎带脚就能打听到的招工消息, 可不能错过了!
“大仙她真当上工人了?”
“我听二仙三仙说的。大仙都穿上新衣裳了,红色儿的,咱村去年结婚的新媳妇都没穿上红嫁衣,你说还能是假的?”
“我滴个乖乖,工人就是好, 吃供应粮,还有工资拿,又稳定。大仙一当上工人,连红袄都敢做新的穿了。”
……
林巧枝搬了个小木凳, 坐在小铁煤炉前烤火。
她拢了拢衣服,伸出双手放在ῳ*Ɩ 烧得红旺的煤炉上方, 手都被照得红亮亮的。
面前摆了根火钳, 火钳上夹了一块糍粑,架在火上慢慢烘烤,白色的生糍粑一点点染上焦黄,又缓缓地像小锅盖一样膨胀,散发出糯米原滋原味的醇香。
从门外跨步进来的村人惊讶一声:“巧枝怎么不去灶上帮忙?”
哪有姑娘懒成这样?以后不得被婆婆骂死,这要是搁她家,腿都给打折了。
林巧枝都还没说话。
三婶忙笑着过来拉着来人的手往里走:“来来来, 进来坐。她个城里娃娃,哪里会烧我们的柴火灶哟, 怪添乱的,我们几个妯娌做就行!”
可不敢喊那个野丫头。
不如她们妯娌几个做,还能从锅里抠几口好的给孩子吃。
主要是,喊她才是闹心!
打小就是那德行,你喊她来做事,不管是洗菜择菜也好,烧火淘米也好,她都要跑去喊弟弟。
“林家栋,婶婶喊我们一起去帮忙干活啦!”
她是答应得爽快,什么活都愿意干,可非要扯上弟弟,你说说,哪有这样的道理?
就没见过谁家男娃围在灶台跟前打转悠的!
作为最出息的二儿子家的大孙子,林爷爷和林奶奶多稀罕啊?
当即心疼地摸着小家栋的头道:“受苦了受苦了,咱们家栋在城里还要干灶台上的活。”转头又对林父质问,“她江红梅是干什么吃的?连自家男人孩子都伺候不好,她们江家就是这样教她的?”
如果江红梅恰好在面前,说辞又会换一种说法,看似在骂另外几个媳妇,其实是在指桑骂槐。
被骂了个没脸,新媳妇便勉强笑道,“我喊巧枝呢。”哪想到她非要去喊家栋一起做。
这个“新媳妇”并不特指某一人。
而是每一个新嫁进来的媳妇,头一年都会经历类似的事,对妯娌说的“别去喊巧枝帮忙”的提醒不信邪。
难不成她江红梅的闺女就金贵一些吗?
然后就晓得了,原来还有丫头片子脾气能这么凶!
要说林家二老有多疼孙子,其实也不尽然。
谁会对一年见一两次的孩子感情深厚到不行?
主要是骂江红梅!
能嫁到城里已经足够沾光了,足够享福了,结果她干什么?尽会往娘家扒拉东西!!
看不惯自家儿子挣的好东西,送那么多到亲家,老两口感觉简直像是从他们口袋里往外掏的一样,心都在滴血,膈应得不行。
每年都对江红梅这个二儿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连带林巧枝一起,阴阳怪气、念唱做打,就差指着江红梅鼻子说“你就是这样教孩子的”“吃里扒外的东西”
最后闹剧哄哄一场。
经历过的,都再不敢喊林巧枝帮忙做活儿。
江红梅每每事后在无人处抹泪,“我怎么这么命苦,别人家的丫头多懂事,偏偏就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一点不晓得心疼娘,做点活怎么了……”
她不敢也无力反抗公婆,就只能将一切怪罪到女儿头上。
——都是小巧枝的错。
林巧枝给火钳翻了个面,糍粑换了崭新的一面。
可小巧枝慢慢长大,稳稳站住了小小的一片阵地,谁都晓得她性子凶,有人喊她去灶上烧火,三嫂的第一反应是“算了算了,我来,她哪里会?”,家里谁也不敢阴阳怪气地讽刺她。
而嫁进林家多年的江红梅,还是依旧抹泪说自己命苦。
“错”的人稳稳立住了,“对”的人却一直摇摇欲坠,依旧在被讽刺、被挖苦,被骂吃里扒外。
那边热闹声儿一阵阵的高。
就跟灶台里烧得噼里啪啦的柴火一样旺。
“大仙!你真的当上工人了?怎么成的啊,是招工了?”
“对啊对啊,有什么条件?我们能不能去,我家建国很能干的,什么都能干得来,大仙你给领导推荐推荐。”
……
“大仙”喊得就是江红梅。
她是长姐,勉强还得了个“红梅”的好名儿,尽管只是山里头的花,但总比后头几个妹妹来得好听,尤其是五妹六妹七妹,分别叫招娣来娣盼娣。
直到生到第八个,终于生出了个男娃,村里就有人调侃,江家这是“八仙过海”,显了各种神通,可算如愿了。
也不知谁起了个头,喊男娃叫“八仙”,后来打趣着喊五仙六仙七仙,喊多了,觉得方便顺口又好记,女娃娃们原本自己的小名就没了,大伙就这么一溜烟的开始喊大仙二仙……
江红梅穿着红棉袄,多神气啊!
她站在人群中间,简直扬眉吐气:“是有正式编制的!就在我们红旗农械厂,不是那些福利待遇都抠抠搜搜的小厂。”
“怎么来的?”
“我跟你说!!扫盲班晓得不?我现在可是会识字,会念书的文化人了,都是我家巧枝教的……”
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江红梅从小没认几个字,就回家里开始带弟弟妹妹,现在一把年纪,竟然成文化人了!
“你家巧枝还教你识字啊?”
江红梅气都瞬间足了。
她知道,不少村里人都笑她傻,“给女娃娃读什么书?读书把脑子都读坏了,性子都读野了,还不和你亲。”村里面不读书的女娃多听话,又懂事又好教,个个勤快能干得很。
“你们晓得什么?”她得意到眉梢都飞扬,手里比划,“巧枝以后也是工人了,她念红旗厂专门培养高工的学校,成绩样样都棒,毕业就是二级工!”
她比了个数,表情得意又夸张:“二级工,一个月工资足足三十八块二毛九,他爸工作五六年的时候才一点点升到这个数,巧枝她一毕业就有了。”
多少?三十八块二毛九!
急匆匆赶过来打听的村民哗然一片,他们村里,好多人辛辛苦苦一整年,汗砸在地里摔成八瓣,都攒不下这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