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光荣授予“技术创新标兵”的称号(第2/3页)

“这项技术只要不被攻破,市场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变大,数额随着年限积累,三年预计达到数千万元,甚至有望破亿!”

数额一出来,台下所有听众都坐直了身体,注意力一下被扯了过来。

不管是当领导的,还是搞工业的。

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搞外汇有多难。

现在工业不发达,也不仅仅是发展工业这一件事。

外汇与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最基本的,他们的化肥生产线严重落后,产能也不高,没有外汇就买不来化肥,全国都得挨饿!!

没有外汇,买不到采矿设备,挖掘机设备,就没法修路。

没法造武器,没法建发电厂,没法炼出好钢……这些东西中国都太缺了,他们五十年代的那批设备都早早落后过时了。

哪个领导没被外汇困扰过?还都想方设法去赚这玩意,但钱难挣、屎难吃,他们千辛万苦都挣不到的外汇,却被眼前的年轻人挣到了,这要是还不觉得人厉害,那脸皮得厚成什么样?

而且,数百万元外汇就有点太夸张了,有些不是工业这行的领导,已经忍不住低声询问起来。

还有些轻工业、小型锻件的厂,不知道具体情况,震惊地向周围认识的工业单位打听情况。

表彰大会现场,俨然是一片嗡嗡的声响。

主持人则继续:“在此过程中,林巧枝同志为解决此技术中各种实际问题,创新反向分体研配法,滑块与静模反配法,平衡梁移动吊装法等二十多项技法,为技术推广,在各行业落地,做出重大贡献。”

主持人还拿了几个项目举例。

说起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厂,还有那些让人心驰神往的大家伙,都引起台下的骚动。

不管是不是工业领域的人,听到他们国家可以自己生产 16 米重型龙门铣床床身,直径达 4 米以上的螺旋桨,超大型桥梁的钢箱梁,几十吨重矿用自卸车的车架……

那种从骨头里钻出来的激颤感,无法言表。

主持人一句句把这些官方成绩说完,再满脸笑意,声音带着鼓动人心的昂扬:“林巧枝同志——被光荣授予‘湖北省技术创新标兵’的称号!”

“啪啪啪啪……”

自发的掌声,像是雷鸣一样在礼堂里响起。

记者们的闪光灯连成一片。

记录下省领导亲自给她戴上奖章的画面。

林巧枝彩排过,也提前有准备自己是来领奖的,心态还是比较稳,精气神十足地站在主席台上,倒也不紧张。

她甚至还能有点自娱自乐的想。

听说从前有战功多的老红军,胸前佩戴军功章多得两三排成一圈,简直可以当护心镜用。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凑齐一面护心镜?

评选上省里的奖项,是有明文规定的,优先提拔、予以重视,医疗等保障等等,还有足足80元奖金,相当于很多工人几个月工资呢!

除了林巧枝这个,路锋获得“湖北工匠”,王柏强获得了“湖北省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

同时参加表彰大会的,还有“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三线建设标兵”,也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字样的纪念章。

林巧枝这块奖章,是铜制的,整体呈红色,周围有一圈稻穗,中间是工人高举铁锤的样式,印着“先进”“标兵”的字样。

表彰大会结束后,记者们来采访。

在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回后。

有记者问道:“大国的重工业听起来就非常高大壮阔,请问你投身于这样的行业,身处其中是什么感受?”

林巧枝想了想:“其实高大这样的词汇,都是成功之后,以后人视角总结出来的感受。其实在做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在做一些行业内很正常的工作,一步一个坎,不仅没有高大,反而有点灰头土脸的感觉。”

她想到自己在做分体研制方案时的不断受挫,还有推动落地时各种不一样的问题,天天不一样的麻烦。

回忆起来都仍觉得艰难。

记者在本子上速记,同时忙说:“筚路蓝缕这个词,或许能表达这份感受,是吗?”

林巧枝顿了顿:“是的。”

***

报纸很快刊登。

传遍了江城的大街小巷,还向江城四周蔓延。

许多人都还记得林巧枝这个名字,从第一次听说她八个月毕业以来,隔段时间就能再次听到她的名字。

“我滴个乖乖,这是省里的领导吧?领导都站她旁边跟她合照啊!!”

“这女同志真是出息,又上报纸了。标兵,这是号召所有人向她学习的意思啊!”

“部队里做得最好的才叫标兵,年纪轻轻就当标兵,不得了哦!”

……

报纸自然也传入了水湾村。

水湾村的村支书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时,还有点不敢相信。

村里过年那阵才消停,又来了??

揉了揉眼睛。

再看,发现还真没看错,又是林巧枝!

“老林,你看看!”他连忙起身,把报纸举到林村长面前,“又是三叔爷家的那个出息孙女。”

他手指用力指了指照片里给林巧枝颁奖的人,吸着气说:“这可都是省里的领导班子!”

别说省里了,他们村最多就是去大队公社开会,连县里的领导都难得见到。

村长忙接过来,定眼去看报纸上的内容,数百万元的外汇,各种想都不敢想的超大钢铁锻件,突出贡献,省里授予的奖章……看得他胸腔震动,久久不能回神。

“这,这是咱林家这山窝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啊。”

她才多大?

以后还指不定要飞多高,干出一番多惊人的大事业。

想到这些,村长林大勇心里滋味更是难言,这是他们族里难得祖坟冒青烟啊。

怎么就闹得两年乡都不回了?

而且,“你说,女娃娃咋就能做这么大的事?”

十几米的钢铁锻件,那不是比好几个拖拉机连起来还长?没有照片,都能想到那有多大!女娃娃连拖拉机都不敢开,怎么造得了这么大的东西?

村支书:“要不我们还是去三叔爷家一趟?”

林大勇把报纸一收,抬腿就往外走,“走!我们得去找三叔爷,有些事还是得问问清楚。”

他们族里飞出去的金凤凰!!

***

林巧枝在“图书馆”里,她面前摆着两份资料。

一份来自游总工,关于传动系统的。

一份来自计剑锋,关于船舶制造的。

外面的激动和热切,不怎么能影响到林巧枝。

在窗户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下,林巧枝静静地看着传动系统的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