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林巧枝走出自己风格的妇女工作道路
临近春节。
林巧枝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外面的热潮依旧在, 但对她而言,征程漫漫,道阻且长, 还远不到可以骄傲懈怠的时候。
稳稳当当地做好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林工。”
“林工!”
林巧枝走进车间。
一声声主动打招呼的声音, 惊动了端着搪瓷茶缸, 慢慢悠悠踱步进车间的余组长。
他脚步一顿。
脚尖方向一转,拐个弯就想往外溜。
林巧枝眉一扬,开口道:“余组长。”
余组长笑容一滞,“哎呀,你看我这记性, 家里煤炉子门好像没关严,我得回去看看,要不然等回去煤饼都烧完了……”
还没迈出两步,就被林巧枝提溜回来, “你家煤饼要真烧没了,我赔你三块煤饼的钱。”
找借口失败的余组长:“……哈哈哈那倒是不用, 我哪能计较这个, 就是吧,就是心疼那煤。”心疼自己啊!
要说林巧枝带他学新东西,让他这一把年纪了还能再进步进步,他心里不感激是不可能的,就是灌猪式教学是有点太生猛了,能灌得慢一点的话,他会更感激的。
又是一阵对焊接技术和指标的讨论。
还有预计年后能拿出来的, 关于这款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焊接流程与规范》
半晌,余组长终于重新端上搪瓷缸, 有点恍恍惚惚的走了,直到他走到自己组里,徒弟们忙上来搀,暗自眼神交流,又被林工逮住了?
他们忙上来一通夸夸,什么师父最近技术大涨,什么师父可把别的班组的组长都比下去了,什么师父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把余组长哄得舒服得都要飘起来了。
一咬牙,得把这个好好做出来!
林巧枝一个个车间巡视过来,在年前做一些生产上的准备工作。
这倒是还蛮轻松的,巡视完车间,林巧枝就会去自己的工作台,做一会儿日常工作,然后做她的正十二面体。
嗯。
准备摆在新家墙架子正中间的那一块铁料。
新家属院她一直都在关注着,冬天下雪就停工了,但小楼房的主体部分已经修好,路面,种树的绿化位也都留好了。
只等年后开春开工,做最后的封顶封窗之类的工序,再种上大树,第一批交付的房子,就完工了。
同时,第二批分房名额竞争也要激烈起来。
相比红旗厂内部的热闹。
红旗厂周围的招待所,倒是逐渐冷清下来。
那些各地陆续前来的人,也都在临近春节后逐渐离开。
回北边的回北边。
考察结束的,也带着亲眼看到,亲自了解到的确切消息离开。
再就是遇到与112厂类似问题的这批人。
林巧枝最近工作其实很轻松了,巡视车间做熟了,搓铁是本职手艺活,日常工作都是有关拖拉机的、做起来游刃有余……唯一的挑战,可能就是在梦里学习这些前沿技术。
在给各方的答复里,她制定了一套难度评级。以步进梁式加热炉为标准,比加热炉更有把握的,是五星,类似步进梁情况的,就是四星,再往后,三星就是“也能试试看,但不保证能不能成功。”
像是1星2星的评分,如果时间紧急,林巧枝还是建议别等她了,推荐找原厂家,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这种一般是和她的知识面重叠太少了。
至于怎么评的星级?当然是那几天晚上,入梦去了解的。
以为她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就很了不起的众人:!!!
连一向大胆,当初敢帮她放诱饵钓鱼,钓陆良这条大鱼上钩的温厂长,这次都不敢轻易有什么骚操作了。
还私底下找过林巧枝,在避人的角落小声问:“真的都有信心?这么多。”
林巧枝当然是点头。
温东鸣表情碎裂的走掉了。
谢书记等一群人,尤其是队里的技术员,和林巧枝交流之后,也是一脸碎裂的离开了。
当然,离开之前,不忘和林巧枝约定好时间,年后开工。
谢书记眼疾手快,为他们出现危险“点头现象”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抢到了顺位第一。
主要是一步快,步步快,别人都还在琢磨的时候,他已经先一步相信林巧枝的技术了。
但即使是作为第一个相信林巧枝的人,看到她后面一个个确定顺序,感觉都有信心解决的样子,谢书记也不免表情碎裂。
林巧枝不碎裂。
她还挺忙、挺充实的。
她要事先研究这些前沿的机械和技术,不打无准备之仗。
还要工作且带徒弟。
再就是抽空思考一下,这次过年回老家的事情。
“林工,您看看我做的这个模具。”黄彩霞也是用抹布把工件擦得干干净净,表面打磨得锃明瓦亮,光可鉴人的样子。
这都是林巧枝的习惯。
再小的细节都不放松,尽所有努力做到最好。
“我看看。”
林巧枝接过来,先肉眼每个细节都看过一遍,又拿出游标卡尺、角尺、塞尺等测量仪器,一点点仔细测量,同时道:“平时自己检查的时候,注意复查,养成仔细复核的习惯对日后工作都是很有好处的,你看这里,这种内部要用手工扣的小角,不好上量尺,可以借助一根线,我比较习惯用一块软泥……”
模具是生产线的源头,每一步都要慎重仔细,模具上糊弄一点,就会影响数不清产品的质量。
老带新的半工半读模式,因为带教老师的差异,每个学生养成的习惯,其实有些参差。
倒是不如当初统一在学校沉淀下来的。
不过因为有工作经验,学完进入工作岗位会顺利很多。
林巧枝也说不上哪种更好些。
但她既然想打造全女子钳工班组,好的,优秀的,声名赫赫的,她肯定是要把徒弟教好,水平拔高起来的。
黄彩霞点点头,她也是紧张的,屏着口气,等林巧枝检查通过,才悄悄松了下来。
她把记了要点的随身小本收起来,抿了抿唇:“林工,如果我想在明年百工大赛上拿名次,还能做些什么准备呢?”
“其实你进步速度算快了。”林巧枝思考片刻,黄彩霞每天工作从最难的入手,也积极参加各种车间里的钳工技术挑战,每天都很早来,又最晚走,让她想到自己曾经那段努力的没日没夜的时光,“借两本书看吧,厂校里有一本乔工编写的进阶手册,写了一些进阶手法,比如交叉锉,可以试着用龙鳞纹路来练习,能完成锉出一条规整龙鳞纹路,对技术精进很有帮助……”
林巧枝还给她做了一下示范,见黄彩霞听得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手,眼睛里都是求知若渴的光,她让黄彩霞亲自上手试试,又指点了一下她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