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该死,你们和中方交流时说漏嘴了?(第2/2页)

“15万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测出的数据?”

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实验室模拟出恒温恒湿的条件、基础油达标,甚至冷却水侵入率都可以降低到≤0.1%,负载波动也可以是恒定的……理论轧制寿命完全有希望达到15万吨!

胡明德赶紧咳咳两声,尤其是注意到对面有点发青的脸色,还是年轻好,脾气上来了,攻击性太犀利了,直戳人肺窝子。

这直白的,他听了也得心突突。

他缓和了一下,免得林巧枝给场子直接掀翻了,笑着说了句:“我们作为采购方的,如果不了解清楚,确实没法安心采购。”垫了一下之后,又接着递了个台阶,“我们肯定还是相信贵方合作的诚意的,如果核心技术实在不方便外泄,不如我们来签一份技术保障文件?”

林巧枝眉毛微微一挑。

技术保障文件?

对方拿什么签?

拿头签?

但再看对方露出笑容,皮笑肉不笑的那种强撑笑容,林巧枝就明悟了。

给人架起来了啊!

是说怎么突然咳咳两声插进来,免得对方真的破罐子破摔?

林巧枝感觉自己勾心斗角的情商有所增长!

但即便中方代表深谙谈判策略,想完全按照15万吨寿命签订这份技术文件,也是有点难。

法方在面对中方的连绵攻势下,不得不承认:“15万吨的寿命,数据确实是基于恒温恒湿环境做出的测试结果。”更多的就不能承认了,又在此基础上继续表示,“中国气候多变,我们不可能签订15万吨的轧制量。”

最后,这一轮的谈判中,法方签署了技术附件:

[在中国长江流域气候下,保证轧制量≥12万吨。]

[每低于保证值1万吨,扣减合同总价0.8%(上限6.4%)]

[若因润滑系统失效导致报废,法方无偿更换并承担停产损失。]

当然,技术文件同时也约束了中方的一些规范行为,并且每支轧辊,当要索赔的时候,都要提交第三方的联合检测报告等等一些条件。

当天的谈判结束。

中方团队的气氛明显非常好,气势也比之前高,满面红光的样子。

像是打到了大猎物而归的狩猎团,兴奋透过肢体显出来,刚走回到他们自己学习交流的地方,顾不上整理交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林巧枝:“林工,最开始那个线头你是怎么想到的,给我们讲讲呗?”

与此同时,法方谈判团队的气氛就不是很好了。

怎么重新取得谈判优势,且原定的后续谈判策略,都要重新调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杰勒米扯了扯领口,忍了忍肚子里的气:“今天新加入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中方为什么会突然增加一个这么年轻的技术专家。”

没有听说过中方钢铁行业里有这一号人物,而且,对他们太不友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