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三合一】做你自己,就不会贪婪。(第2/5页)

太后也明白她的意思,握住她的手道:“你放心,小皇孙有太医照料,如今已经能吃奶了,慢慢养,总会好起来的。”

吴端嫔动了动嘴唇,此刻她没有任何力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但眼泪还是顺着眼角滑落。

仁慧太后见她这般病弱,心里也怪难受的,却没有表现出来。

“你也好好的,等你好起来,就能母子团聚了。”

景华琰适才道:“端嫔,如今宫中还有婕妤的份位,你若能康复,朕就晋升你为婕妤,到时你封妃大典,定会办的热闹。”

有太后的肯定,加之皇帝的允诺,吴端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她终于艰难勾勒出一抹笑容。

然而眼角的泪水还是一滴滴滑落。

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这样高兴的时刻,自己会流泪。

等所有人都离开,孟熙嫔依旧留在前殿。

章姑姑见她熬得眼睛通红,不由道:“娘娘,你回去歇一歇吧,既然端嫔娘娘已经醒来,此事便无碍了。”

孟熙嫔有些迟疑。

得了奖赏就离开,怕是有些凉薄。

倒是汤姑姑也劝说:“这几日娘娘的用心宫中上下都看在眼中,无人会多嘴质疑。”

她说着,也看向章姑姑:“章姐姐,这几日你也受累了,同娘娘一起回前殿歇一歇吧。”

她都这样劝说,两人便不再坚持,一起离开了后殿。

片刻后,整个后殿再度恢复了宁静。

汤姑姑叫来大宫女,吩咐她就坐在寝殿门前,守好房门。之后她自己进入寝殿,在雅室落座。

可能因为放松,也可能这几日太过劳累,她最初还很清醒,不知过了多久,眼睛就慢慢合上了。

新换的刻香幽幽燃着,散发出与平常略有不同的香味。

守着门口的大宫女,此刻也陷入沉眠之中。

一道身影在悄无声息进入寝殿。

她轻轻推开房门,一步步进入寝殿之中,路过雅室时,在瘫倒的汤姑姑身上扫了一眼。

见她也被迷香迷倒,这才松了口气,快步来到了床榻之前。

屋子里还是那股苦涩的药味。

来者面上露出不忍的神色,可最终,不忍被果决取代,她两三步上前,直接坐在了床榻上。

寝殿里很热,她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出了一头汗。

吴端嫔跟前几日一般无二,她双眸紧闭,面色苍白,眼底有一抹挥之不去的青灰。

虽然人人都说吴端嫔已经好转,但贵人们心知肚明。

熬不过这十日,吴端嫔还是一个死字。

他们说了一箩筐好话,给了无数承诺,却都是空中楼台,一挥就散了。

吴端嫔这样痛苦,即便能在病痛中熬下来,也是终生病弱,活不了多少年景。

何苦这样执着?

早死早超生,这才是好事。

来人从怀中取出金针,在吴端嫔的胳膊上行针。

刺痛传来,吴端嫔缓缓转醒。

她的眼睛不如以前灵敏,屋中又这样昏暗,一时间没有看清来人。

“端嫔娘娘,”来人的声音低低响起,“你真的信那些说辞吗?”

吴端嫔茫然了好一会儿,才剧烈地哆嗦起来。

血腥味再度弥漫开来,让人几欲作恶。

来人俯下身来,在她耳边告诉她:“他们都瞒着你,骗着你,只有我肯告诉你实话。”

“端嫔娘娘,那个小皇子,生下来就是死胎。”

吴端嫔眼睛瞪大,血丝爬满了她凸起的眼球,她整个人都挣扎抽搐着,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眼泪再度滑落,顺着溅落在她眼角的血液,染出一条血色之路。

“不,不!”

吴端嫔挣扎着,绝望着,她只觉得自己四分五裂。

数不清的血液从身体流逝,这本来温暖如春的寝殿,现在比冰窖还寒冷。

她好冷,好疼,感觉生命都随着鲜血流尽,留在她这副残躯之中的,只有绝望和痛苦。

“是真的。”

那人叹息着,慢慢站起身,一步步后退。

她站在门槛上,怜悯而又哀伤地看着她。

从此一别,便是天人永隔。

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她无声哭泣着,却说着最冷酷的话。

“我从来不骗你。”

————

冬至之后,玉京的天气就开始好转。

钦天监上表,说今年的暴雪都已过去,之后不会再有那样诡异的风雪天气。

而玉京各司准备充足,把灾害降到了最低,让百姓平安熬过了冬至。

待忙完了冬至宫宴,转眼就要到小年。

不过有了冬至的经验,姜云冉倒也熟门熟路,这一日早晨醒来,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办好了差事。

她上午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仰头看了看天色。

金乌藏在云层里,依旧不肯露出笑脸,虽然风雪停歇,但阳光却并未普照大地。

姜云冉微微蹙了蹙眉头。

青黛拿着大氅出来,给她披在身上:“这几日瞧着都是阴天,娘娘可注意着,别闹了风寒。”

姜云冉颔首,她叹了口气:“心里压着事,总惦念着吴端嫔。”

夭折的小皇子已经在安奉殿停灵。

待丧仪结束,就会出殡前往西郊皇陵安化殿。

命运无常,非人力能抗,即便尊贵如帝王家,也拦不住寿数将近。

景华琰不过登基五载,便有三位停灵安化殿,等待最后的入土为安。

就在这时,钱小多匆匆绕过影壁。

“娘娘,”他打了个千,“端嫔娘娘醒了,方才陛下和太后娘娘已亲至探望。”

姜云冉明显松了口气。

她浅浅露出笑容:“这就好。”

说着,她又仰头看了看天色,才道:“咱们去给小皇子上香吧。”

姜云冉虽然是长辈,却也不是不可以给小皇子上香,只为祭奠也无不可。

出乎她的意料,她抵达安奉殿时,周宜妃也在。

她一身素服,显得清雅寡淡。

姜云冉见礼:“宜妃娘娘安。”

周宜妃看了看她,淡淡道:“你也来了。”

“是,来送一送小皇子。”

姜云冉接过香,安静站在灵堂前,看着牌位上的字迹发愣。

因为早产,所以这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也因夭折,他无法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讳。

排位上写着的是皇二子,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痕迹。

姜云冉呼了口气,把香插入香炉之中:“好孩子,你母亲醒了,放心吧。”

一股风吹来,香烟晃动,飘摇出一团烟雾。

姜云冉平静看着香炉,最终没有多言。

她同周宜妃告退,周宜妃喊住了她:“姜贵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