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三合一】需要从多久之前,就开始布局?(第2/5页)

“另贵妃已有身孕,于国朝都是喜事,朕心中甚欢,与尔同乐。”

朝臣们:“……”

得,这下真是什么都不能说了。

这位贵妃娘娘,已经是皇帝陛下的逆鳞,任何人都不能多编排一句。

于是在朝臣的恭贺声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消弭殆尽。

等到朝堂平复下来,景华琰才又道:“大皇子久病不愈,身体孱弱,须遍访名医以求康健,即日起,册封大皇子为瑞亲王,命宜妃陪同,出宫寻医问药。”

这话一出口,朝堂之上再度安静下来。

朝臣们心跳如鼓,自觉听到了天大的事情。

有年迈的老言官颤颤巍巍出来,张口就驳斥。

“陛下,万万使不得,大皇子居长,乃是国本,因何周岁便封亲王,遣出宫去。”

这道圣旨,不啻于直接剥夺了大皇子继承大统的可能。

今日封为瑞亲王出宫,他日若再想回到长信宫,也永远只能是瑞亲王。

这些老学究最注重体统,注重国本,至于大皇子的健康与否,他又能否健康长大,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要的是在一件件的“正统”里,逼迫皇帝低头。

就如同景华琰同姜云冉说那般,政治就是博弈。

作为博弈核心的那个可怜的孩子,根本不被人关心。

但景华琰是孩子的父亲。

他的确不是好丈夫,也不是个好父亲,但此时此刻,他总要为自己的孩子,博出一条生机。

御花园之事究竟为何,景华琰已经调查清楚,的确有人趁势动手,想要除掉景明宣,但这背后未尝没有周宜妃的放纵。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她若不放手一搏,如何能拿此事来动摇太后和皇帝?

周宜妃付出良多,舍弃一切,景华琰也不能眼看孩子夭折。

因此,景华琰今日并非同朝臣商议,他直接下的圣旨。

老学究说完话,朝堂安静一片,无人敢多言。

景华琰依旧没有动怒。

他垂眸看着老大人,淡淡开口:“我记得刘老大人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有孙辈多达二十七人。”

这个数据,真是清清楚楚。

刘老大人都已经要致仕了,他平日里很少谏言,在朝堂上不声不响。

就是这样一位言官,景华琰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连刘老大人刚生的小外孙女都算在其中,一人不少。

刘老大人面色一白,却固执己见:“陛下!臣……”

景华琰摆了摆手,他忽然问:“朕只问你若你家中的孩儿,固守体统年少夭折,你还会坚持吗?”

这话问得很重,重得老大人几乎抬不起头来。

景华琰叹了口气。

“朕知晓,此事不合规矩,也不合体统,但朕也是个父亲。”

“做父亲的,看着孩子整日里病歪歪的,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太医院日日都要去看诊,却无法根治明宣的病情,朕真是急在眼中,痛在心里。”

“此番决定,周宜妃自也同意,朕所求不多,唯愿明宣健康长大,”景华琰叹了口气,“朕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不想再失去一个了。”

景华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还请诸位爱卿,全了朕这一片慈父心肠,可好?”

说到这里,朝臣如何还敢谏言。

最终,朝臣们一口同声:“臣等遵命。”

景华琰看着堂下那些满朝文武,终于道:“有此等朝臣,是朕之幸,亦是国朝之幸。”

此事,就此尘埃落定。

————

这两日听雪宫都很忙碌。

本来姜云冉还要亲自操持,却被青黛她们紧张地劝说了回去。

最后只能坐在寝殿里看折子。

莺歌端着酿酶饮子进来,见她正在忙,不由咋咋呼呼:“娘娘!不是请您静养了?”

姜云冉:“……”

姜云冉无奈:“可我什么事都没有,因何要静养?”

昨日的事钱院使都说得清楚,下午回到听雪宫,赵庭芳也急匆匆赶来一谈。

她可不放心旁人,定要亲自诊脉。

这一看,才彻底放心。

姜云冉昨日会晕倒,不过是凫水劳累,又同韩才人在水中搏斗一番,上岸后一时间头晕目眩,便昏了过去。

就如同钱院使说的那般,娘娘健康得很,一点事情都无。

不用吃药,也不用医治,醒来就万事大吉。

而姜云冉刚有孕一月,滑脉虽浅,但她其他的脉相强健有力,定是身体康健,大人孩子尚且健康,也不用过分担忧。

一句话:好得很呢,不用太在意。

但是听雪宫的众人却紧张得很。

昨日回来,硬生生按着她睡下,就连景华琰回来看她都不知道。

皇帝陛下来无影去无踪,等到梁三泰来宣读册封诏书,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傍晚时分景华琰回来,两人一起用过晚膳,本来皇帝陛下还想互诉衷肠,结果刚上任的姜贵妃就又困了。

景华琰看她眼睛都睁不开,也歇了详谈的心思,后面发生了什么,姜云冉一概不知。

她这一觉睡得又沉又香,美得很。

大抵是身体和孩子寻求自我休养,等到今日早晨醒来,姜云冉神清气爽,就连春困都有所好转。

完全忘了自己下水救人的英勇事迹。

然而听雪宫的宫人们依旧不敢叫她活动,就连宫事都被甄承旨和青黛等人接了过去,不让她劳累。

姜云冉忍了一上午,做了会儿针线,又看了会儿闲书,在屋中来回走了六七圈,最后终于忍不住摸出宫事折子,偷偷看了起来。

结果还没看两页,就被莺歌捉到了。

姜云冉看小姑娘气得脸都红了,不由轻声笑了起来。

她伸手捏了一下莺歌圆滚滚的小脸蛋:“我真的无事,你们太担心了。”

莺歌任由她调戏,听到这话才一本正经道:“还不是娘娘昨日太勇猛了,紫叶姐姐回来夜里都偷偷哭了,只说自己没用,若是她会凫水,就不用让娘娘下水了。”

“她这么自责,青黛姐姐和红袖姐姐也都后怕,今日才紧张了些。”

姜云冉还不知紫叶竟然哭了。

今日早起看她神色如常,倒是把这份难过都掩藏了下去。

她收回手,说:“引胜溪那点水,真的不算什么,我以前在清州的时候,还去海里碰过海呢。”

莺歌:“……”

莺歌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倒是紫叶此刻踏入寝殿,闻言便道:“娘娘!可不能再这般了,奴婢是真害怕。”

姜云冉看向她,笑着说:“我昨日无事,你也不用太过忧心,待咱们去了东阳围场,让宫人教你们凫水,人人都学会,就不用我亲自下水了,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