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千古一问】(第2/2页)

这便是许佐愿意北上的根源,也是他这个问题的真正含义。

那样的君王自然不值得效忠,许佐先前所言便是此意。

许佐不以为意,平静地解释道:“这句话是说,君王信重臣子,以礼待之,给予其应当的信任和尊重,臣子必然会忠心耿耿。正所谓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君臣有义绝非愚忠之义,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

这让陆沉从主动选择转为被动应对,使他不必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从而尽最大可能消弭了堂内的杀气。

诚然,这本就是宁太后该做的事情,然而翻开煌煌史书,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举的君王难道还少么?

“至于第二件事……”

但是先帝已死,朝中虽然发生过一些不太和谐的事情,宁太后已经果断地处置,并且是丝毫不留余地,只为给在边疆苦战的将士们最大的支持。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朝廷始终尽心尽力,在后方替陆沉解决绝大多数需求,宁太后、两位宰相和朝中大部分官员在这一点上问心无愧。

姜晦知道这是一次温和却有力量的反击。

姜晦的性情素来沉稳内敛,但是此刻听到这个简短的回答,他险些便忍不住击节赞叹。

他就算用兵如神,也不可能带着一群饿着肚子的将士去和敌人厮杀。

陆沉微笑道:“我让人在隔壁给二位准备了下榻之处,还请二位稍事歇息,晚上我携妻儿为你们接风洗尘。许相放心,只是一顿家宴,保证不会坏了你的规矩。”

姜晦强行平复心绪,今日既是他第一次亲眼看见陆沉藏在和煦外表下的刀锋,也对自己的座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譬如他曾经在定州刺史任上做过的事情,如果当时传扬开来,他养望二十年得来的清名不说毁于一旦,至少也会染上一层厚厚的污垢,难免会被人认为他和陆沉沆瀣一气心怀不轨。

陆沉思忖片刻,徐徐道:“第一件事比较简单,我让霍真领兵两万南下即可。禁军原有五万人,不需要全部北上,许相可以让沈玉来挑选出两万核心精锐,护卫天家前往河洛,将来便由这两万人守卫皇宫。其实禁军的成分很复杂,沈玉来也清楚这一点,他最多只能把握住核心的两万人。其余三万人再剔除一些老弱病残,可以悉数调入江南大营。”

陆沉发出爽朗的笑声,道:“玩笑而已,许相莫要当真。”

望着他挺直如松的背影,姜晦不知为何感觉到几分苍凉之意。

许佐当然不会将这句话当成一句玩笑,但他也没有顺着说下去,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这位宰相似乎做出一个决定,缓缓道:“郡王这几日若有空闲,能否引我在这古县境内四处走走?”

陆沉脸上笑意不减,但是此刻终于多了几分真诚的意味,点头道:“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