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对港城的信心(第2/2页)

粉丝们自发劝导,有个师奶说:“谁跟我一起留下来,劝新来的粉丝,去亨通大舞台?”

有位大叔自告奋勇留下,岳宁谢过他们后,把收到的礼物,放到了岳宝华的车上。再往考场门口进,到了门口又被记者给拦住了。

岳宁真想问他们,是没听见她劝大家去亨通大舞台吗?

“岳小姐,你知道你在交流会上和加拿大大厨发生的争执,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吗?”

岳宁当然知道,不过她说:“忙着复习呢!连乔君贤都没见。”

记者被她逗笑了,记者快速说了一下昨天杨裕合和那位学者吵架的情况。

“屁股决定立场,我也是新移民,当然支持裕合叔。而且那天的事,我也不认为是受在加拿大的港城人导致,就是两个加拿大厨师的问题。”岳宁说道,“港城近期新移民问题确实突出,我也曾经说过,稳固水土的方法,去内地大力投资。宝华楼和福运楼合资了。乔君贤那里,幸亏他抓紧时间在内地开了电器厂,因为欧美通胀高企,和内地需求旺盛,他生产的电风扇现在供不应求,最近一直在鹏城。而慧仪姐姐的两家厂,自从投产之后,也是供不应求。她也是在北京和上海的时间比港城还多。君慎哥哥只能跟着跑内地了。”

见记者似乎有些不明白,岳宁笑着说:“我们港城,一个五百万人口的城市,背后是十亿人的大市场。未来一定会快速发展。我建议有意离开港城的仔细考虑一下,不要错过港城发展的黄金十年,甚至二十年。”

“岳小姐是从这个方向来看事情的?”记者问道。

“我布局日本,布局港城,甚至打算去新加坡和台湾开店,都是看好这些地方的未来。你们到十年后和我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日本经济发展会举世震惊,港城会紧随其后。内地的话,现在刚刚开放,真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十来年,但是我已经进去了。因为那是家呀!”岳宁笑着说道,“今天考经济,我就在这里卖弄一下了。今天的这些话,也算是对我的考试吧?”

“岳小姐,祝你考试顺利!”记者跟岳宁说。

岳宁踏进考场,这是她的最后一科考试,考试的内容正是当前港城面临的困境,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之下,通胀居高不下,失业人数骤增,经济实质增长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港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了。面临的困境就是原本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在了。加上港城还有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人对港城前景信心不足。考卷上最后一道题就是,让考生论述未来港城将何去何从?

这对其他人来说是问题,对岳宁来说,那是已经被证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