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页)

包三哥道:“你且和范哥儿别急,俺再留心与你们相看着。再一则,这般大宅屋买卖,少有一回谈定的,后头说不得还有转圜。”

康和谢了包三哥,晓他说的是宽慰话,城中别处的屋宅许是这般,但朝夕巷怕是难了。

不过凡是也讲究个缘分,是他的,许兜兜转转还是到他手里头,若不是他的,就是到了手里也拿不稳。

送走包三哥,康和跟范景一道回去,两人商量着,等年下得闲,便择选城中几处位置好的民巷,前去打听问询有没有合适的宅子售出。

如此直接与户主联系,比从房牙那处拿得价格要低些,且也能寻着些房牙那处没有的宅子。

范景应了声,他道:“左右年下大福也要休沐。”

过了约莫十来日的时间,这日,康和跟范景去把谢正家小子领了来。

谢爹一直想教儿子在康和这处做事情,前些年念着小子年纪不大,都不曾与他安排。

如今城里预备要支一间新铺子,少不得用人手,这孩子今年也长到了十三岁上,识字会算,好生磨炼磨炼,往后能帮着干不少事情。

康和想的是教他在新铺这边先住下,日里看着一二铺子,开张前上猪肉铺子那边练练手,熟悉些生意买卖的事情,也算是破个胆儿。

人性子不尽相同,许多看着大方的,且还并不适合经营生意,抛头露面与人交道的事,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

早些历练来看,若合适自然是好,若不合适,那也可尽早的另做些安排。

“康叔,这铺子好生的大啊!宽敞又透亮!”

十三岁的谢小柳个儿蹿得有些高,就是瘦了些,好似根竹竿儿一般。

他听得要教安排在城里做事,心头欢喜的不成,原先他一直以为范家可能待他长大了,会把他安置在村里的牲口棚干事的。

康和道:“铺子确实还算宽敞,你今朝喜悦他大,来日做起打扫的活儿来说不得就嫌了。”

谢小柳笑嘻嘻道:“俺不会,便是日日教俺打扫三五回,俺都乐得干。”

康和笑了一笑,引着谢小柳在后院儿的一间屋子上住下,又与他指了灶屋等地儿。

今儿人随着他俩来时,便已经将被褥衣裤以及些起居物给装进箱笼里了,一车子便都给拉了来。

教他逛了铺子,便由他去把睡屋整理整理。

罢了,康和跟范景前去看师傅打地窖。

这时候,包三哥却急吼吼的寻了来,人进铺子时,脑门儿上都是雨水,原则外头不知甚么时候竟都飘雨了,在铺子里却还浑然不知。

“倒是教俺好找,只当你俩在猪肉铺那头,过去一趟却听说来了这边,走来时遇着了雨,伞也没撑,教给淋成了落汤鸡。”

谢小子听得外头有说话声,放下手头的事情出来看,瞧是上门了个脸生人物,他倒是有眼力劲儿,连端了凳儿来,又给取了张干帕子给包三哥擦脸擦头发。

同康和道:“俺见灶屋甚么都有,生了火来烧上一壶热汤水,也好教这官人吃了驱驱寒。”

康和点了头,他便快着手脚去了。

包三哥瞧那小伙子面生,一头擦着脸,一头好奇问康和:“这是哪里的小郎,好生伶俐。”

康和笑道:“乡里熟识人家的孩子,这般预备着喊来城里头帮忙做事。”

包三哥点头道:“你这新铺子弄起来便是需人手,瞧这小郎有眼力劲儿,使得。”

康和对谢小柳将才的一套行事满意,转问包三哥:“你急着前来寻我,可是有甚么要紧事?”

“瞧这一打岔,便说去了旁的事上。”

包三哥看了一眼旁头抱着手靠在柱子上瞧打地窖的范景,唤了他一声:“范哥儿,是好事情,你也来听一耳朵罢。”

范景闻言,便走了过来,寻常这两人说话,他都不会好事的凑进去听的。

包三哥神采奕奕道:“俺便是说置买屋宅这等大事情,许不是一回就能谈下来的。

你猜是如何,那罗秀才教俺带了话来,言说依着康兄弟先前说的那价格再意思意思添上一点儿,这宅还是卖与你俩。”

康和跟范景闻言,颇有些意外,确是没想到过了这些日子罗家还会联络他们。

虽说也有当时谈不下,回去细细考量一番,再有寻人继续洽谈的,可也不过三五日间,这未免也隔的有些久了。

“怎又教得这位秀才大相公回心转意了?他这宅子当是不愁卖的。”

包三哥笑说道:“你俩且不知,那日与你们没谈拢,罗家便另经人介绍又私底下寻了个买主,俺怕是你俩晓得了心头遗憾伤心,便没来说。

这新买主呢,是个商户人家,不知是如何这代人上发了横财,很是耀武扬威。

人去罗家看了一回,心头也满意,便坐了下来谈价钱,罗秀才出了价,这商户也还价,原是价钱还的比你俩还高了不少,可这商户不懂的读书人家的气节,不仅没谈成,还把罗秀才给惹恼了。”

原是还价时,他还了六百余贯,价格比康和他们出的高,稍稍说上两句,罗秀才也就卖与他了。

谁知这商户为着成价,便是吹毛求疵的将罗秀才的宅子一通贬损,说人建屋的木头是甚么次木不好啦,又说哪处的屋顶损了半角,后期修缮还得使钱。

商户惯是用这招来打压人,迫使人自甘贱价卖出。

这一套用在寻常老百姓身上许还使得,即便对方心头不多欢喜,却也无可奈何。

可这罗家甚么人家,几代的读书人,不说日里全然受人奉承,但客气和善以待却是基本的,哪里听得来一个商户如此贬低自家的东西。

罗秀才当即就变了面孔,将人辞谢了,气得两日都没出门。

“这转头一想,还是觉你俩买得诚心,便少要些钱,也要个气节。

读书人,与寻常人一般离不得钱财二字,有时候却又为着那点儿清高,很是肯折银。”

包三哥道:“你俩可有了新的买处?还乐不乐得要那宅子?”

康和与范景对视了一眼,怎会不乐得要,先前虽是没谈好,可两厢也好聚好散的,不曾有谁说不中听的话来得罪谁。

包三哥见他们还有意,乐呵呵道:“那你俩预备加多少价,俺也好去回他话。”

康和看了看范景,瞧他有没有意。

范景道:“既先前他肯与我们让二十贯钱,那我们便也与他添二十贯罢。”

康和跟包三哥闻言,不由得都笑了一声。

不一会儿,谢小柳端了热汤出来,包三哥吃了碗热汤,待着雨小了些,才从康和这处拿了把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