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2页)

“大人。”许宜锦抬高了声音,“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魏清晏见到她过来,淡声说:“还是你兄长的事情。你兄长故意伤人一事了解,但诋毁礼部省试的事还未作罢。”

许宜锦怔神:“啊?”

魏清晏道:“方才你兄长说过的话,我会叫人送去礼部。”

许宜锦来了之后急着找关系让许大郎免去责罚之苦,并没有听到左判官念诵的判词。旁边的衙役见她一脸茫然,从上面接过了魏清晏刚写好的一张纸。

字迹遒劲有力,飘逸潇洒。上面的字却让她胆战心惊:礼部和哪些个考官不录我,是他们有眼无珠。

这句话可大可小,小了说自然是酒醉之人胡言乱语,往大了说,便是蔑视科举制度。

她的心咯噔一声,神思恍惚。

兄长当真说错了话!

魏清晏说:“省试之事不归我管,他的录词送往礼部如何决策,非我能定。”

他说完,便移开视线,不再说话。

许宜锦身上有些颤抖。他这句话毫无波澜,她听得出来,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礼部怎么会在意一个落榜举子。要是让礼部那群老儒生听到了,许应棣最好的结果,也是十年内不能参试。更重的,许宜锦不敢想。

她要怎么和吕氏和兄长说?

衙役走到她身边,低声道:“许宜人,先走吧。”

许宜锦走出去,迎面的冷风吹到她身上,混杂着细弦般的雨丝。她竭力平复着自己纷繁的思绪,寻找这件事还能不能有别的出路。

没有,根本没有。魏清晏做事按照规程走,怎么辩?庆历年间新编的宋刑统还有魏清晏的参与,根本没有可供她辩驳的空间。等兄长录词送到了礼部,她更是没有办法了。

吕氏走的干净,一把伞都没有给她留下。她站在屋檐下,默然无言。

旁边的衙役看了一会儿,戳了戳自己的同伴,小声说:“刚刚府尹主动差人送了伞,现在许宜人没伞,咱们要不要去问问意思?”

另一个衙役想了想:“刚刚那一拨人里面有陈小郎君,魏大人愿意卖他这个好,现在这个,能成吗?”

最开始说话的那人道:“能不能成,进去问问不就知道了。说不定大人看着冷情冷面,实际上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呢。”

他兴冲冲地进去了。

……

许宜锦撑着衙役给的伞,淌着道路上的积水回家。

快到的时候,暴雨将歇。

府前的门守瞧见她回来,连忙上前两步,正在帮着安顿老夫人的丫鬟见到自己娘子身上的水,吓了一跳,连忙拿着斗篷披在她身后。

“娘子怎地现在才回来?”

许宜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问了一句许应棣的情况,听到已经有郎中上门诊治后,微微颔首,说了一句“照顾好他”,便去了盥室沐浴更衣。

沐浴完毕,许宜锦走到了兄长休憩的房门外。

里面有帮忙的丫鬟,诊治的郎中,担忧的母亲。许宜锦站在门口,没有惊动任何人。

该不该告诉兄长和母亲这件事?

许宜锦在心中挣扎纠结。

吕氏正在用帕子轻轻擦着自己的眼角,见到门口的许宜锦,站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回来了?后来那……又说了什么?”

许宜锦被吕氏紧盯着,下意识隐瞒了消息:“没什么,只是提醒赔偿的八十两需要尽早结清。”

她在心底说服自己——现在兄长重伤卧床,知道了这个消息不利于养伤。母亲那么牵挂他,还是等伤好得差不多了,再说吧。

吕氏信以为真,不以为意道:“原来是这样。八十两银子而已,也不知道急促些什么?”

许宜锦:“是。刚刚我回来之后,已经叫人着手去办此事了。母亲别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