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2页)
雨顺:“兄长你是不是想说胖?”
风调看了一眼他无能狂怒的脸,淡声道:“你心底知道就好,何必点破,扎的还不是自己的心?”
雨顺伸手捂住了自己耳朵,企图隔离亲生兄长冷酷无情的话语。
“许大娘子说了,能吃是福,人生在世三万天,说起来也就九万餐,吃饱喝足比什么都实在。”
这话听着十分不着调,可仔细想想,不正是这个道理。
风调道:“你倒是真听她的话。”
“那是自然。”雨顺自豪地挺起胸膛,“大娘子说我做事可靠。还将今晚要回礼宾客的名单交予我和维熙大哥,明日让我们挨家挨户回礼。”
风调看着雨顺侃侃而谈,一脸自豪的表情,浅浅笑了笑。
或许这样才是最好的。在潘光身边服侍的时候,雨顺可不见得这般无忧无虑。
他天生适合开开心心地过完一辈子,那些阳光下的另一面与他格格不入。
风调说服了自己。
从前他也许还能用雨顺放弃了大好前程鞭策他几句,可现在看来,小陈大人步步高升,许大娘子亦不遑多让,谁才是好去处,哪里说得准。
今晚许大娘子将回礼宾客的事情交给了他,便是真正打算将他介绍给京城同僚圈子,让人知道他是陈家的管事人之一。
风调:“既然许大娘子给你派了重任,还不快些回去养足精神?”
被打断的雨顺鼓着腮帮子,“兄长果然一如既往地扫兴。”他抱怨了一句,挥了挥手,“我走了。”
他说走就走,说完,就只给风调留下背影。
风调没说什么,也转过身,夜里的风吹在自己身上,但门框边挂着一件外袍,他伸手拿起,朝着门房方向道了声“多谢”。
……
许娘子不靠夫君、子嗣得封诰命的事情在京城掀起了一股热议,但身为话题主角的她却不见踪影。
一连数日,许栀和深切体验了一把成名的感受,早起用膳之后,便有两三个采买丫鬟走到她身边,分享着自己在市井酒楼的见闻。
酒楼里的说书先生将许栀和的事迹美化编排成了一折故事,取名为《许妙手织就暖阳冬》,为了加入代入感,编了一个受羊毛制品恩惠的黄髫稚子在风雪夜中活虾下来的励志故事。
许栀和一开始还能听一听,见后面越传越玄乎,甚至有人说她是上天特意派来拯救雪灾的菩萨时,就不敢再听了,并且让雨顺带话给潘光,这样神神怪怪的说话少编。
毕竟能形成如此广泛的传播力,没有潘光在背后的推波助澜,许栀和是万万不信的。
潘光收到口信后,拍着胸脯回了一句:“原来许娘子不喜欢被称为活菩萨,早说嘛,我这就让人不再传了。”
后面几日果然清净了,许栀和很满意。
满意了还不到三日,没了专门说书先生的笔札,坊市中的书生用笔着墨更加大胆,运用《太平广记》和《酉阳杂俎》的笔锋,将雪灾描述成妖魔作祟,危难之际,不世出的世外高人横空出世,解决劫难……
她就是坊间说书人口中的世外高人。
许栀和不敢再听下去,掐着日子算着点儿,立春刚过没多久,就收拾包袱带上陈问渔,向着相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