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内宅安定南枝与……(第2/2页)

以他们家的身份地位,虽然搭上了李家大老爷,可人家如今正旺着,未必肯见他们,故而要先与五老爷见一面,才不会被李府赶出门。

“回老太爷的话,小的去问过,李家分家了,五老爷几日前已经从李家搬走,往鄞州去当主簿。”

“甚么!”赵老爷一拍桌子,慌忙看向老太爷,他爹也是一脸震惊地模样。

“怎么我们先前都没有听见消息?”赵老太爷问,再一思量,他已经隐隐约约明白发生了何事,怒上心头,“我们家给他送了多少金银?他如今要过河拆桥?”

李知州府上,正院。

被赵老太爷骂“忘恩负义”的李知州正与李夫人喝着温酒,两人从门房那儿得知赵家探消息。

“老爷,还是您有先见之明,不声不响让五房走了,这赵家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那是找谁都没有用了。”李夫人一想到那场景就快活。

“且再等个几个月,赵家就得被排挤得做不了生意了,到时候,他们要么在江州成为破落户,要么去鄞州投奔我那弟弟。”李知州说。人都有劣根性,就像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偏偏最恨有人拿当年的事讥讽他。

一见到赵家,他就会想起被商户接济才能渡过难关,从此,好似他就欠赵家还不清的东西。

“合该如此。”李夫人赞同,又啐

骂赵家不干净,“往年借着你的关系捞了多少生意?当年借他们的万贯,早就还了几倍不止,他们还想要甚么?”

两夫妻谈得高兴,又吩咐下人切一碟子酸辣的黄瓜送酒。

*

江州的事影响不到鄞州李主簿府上,今日恰好是家宴,等李主簿举杯说了一通场面话,宴席就开始了。

姨娘轮番敬酒,很快把李主簿灌得脸庞通红,饶是神志已经不大清醒,但长随问他要宿在哪儿的时候,李主簿还是回答道:“书房。”

大姑娘有些诧异,没想到先夫人对他下毒一事,让他至今都不敢亲近姨娘。

家宴散了之后,大公子却喊住了大姑娘,“大姐姐,我见你喝的多了,不如一起去小花园散一散酒气?”

如此,两人带着丫鬟小厮就往花园去。

“妹妹被宠得肆意妄为,可她并无坏心思,还请大姐姐不要怪她。”

原来是为了给二姑娘摆平事情,大公子才约着大姑娘走一走。

对于大公子的道歉,大姑娘情绪复杂。一方面,他与二姑娘都是那人的子女,以她和先夫人不死不休的关系,她本该恨屋及屋,也憎恨他们两个。另外一方面,仇恨只是她与先夫人的事,与他们两个无甚关联。

因为男女有别,她和大公子见的面儿不多,两人维持着面子情,不至于闹翻天,也不至于亲亲热热。

“她不小了,却还顽劣至此,丝毫不顾及府内。”大姑娘慢慢说,“我已经向父亲说了,为我与她请两个先生,若是能管住她,那就最好。可若是管不住,她做了错事惹怒了父亲,谁也帮不了她。”

李主簿的薄情寡义她领略过了,于他而言,儿女不出众不能给他带来利益,那他就把孩子当作废物。

“二姑娘不肯听我的话,如果你能劝一劝她,让她收敛一些,那就最好了。”

“大姐姐的意思我明白,我会规劝妹妹的。”大公子答应,又目送大姑娘离开。

小厮问他,“公子,大姑娘前儿还说她管不了上学的事,怎的一到她与二姑娘要上课,就能说动老爷了?”

“我是去外面书院上学,她们是在家里,本就不一样,自然不能比较。”大公子解释,他微微叹气,“之前我让你翻找的帖子都备好了?”

“是。”

“明儿就递出去。”大公子吩咐,大姑娘不肯帮他,他合该自己寻找出路。

*

临近七月底,两个女先生入府了,年纪都在四十左右,不苟言笑。

许是大公子与二姑娘说了些甚,她静了好些日子,等两位先生一到,她就彻底沉寂下来,不再闹事。

内宅还算安定。

李主簿却愁眉苦脸,皆因县丞的夫人送了帖子过来,邀请他家的女眷上门作客。后院没个能拿主意的人,门房就把请帖送到了书房。

“老爷,这县丞夫人第一次递帖子过来,咱们回绝了可不好。”管家说,“拒了县丞夫人,说不准其他官员的夫人也不会再请咱们的女眷去玩。”

官员们在官场上应酬,夫人们也得使手段各自结交人脉,内外拧成一股绳。

李主簿自然明白,只是他有些苦恼,“能让谁去?总不能让姨娘们出面,太跌份。”

“大姑娘从前跟着伯母出过门,想必练出来了几分胆色,不如让她带着琉璃一道前往?”管家提议。

“没个长辈带着,始终落人话柄。”李主簿唉声叹气,他初来乍到,也不敢一下子得罪上下一竿子官员,所以有些宴席他也会应邀,混个面子情。

他自个如此,没道理轮到夫人之间交际就推脱。

管家给李主簿换了一盏新茶,劝他,“老爷,没有主母,许多事情始终不方便。就像教养姑娘们,也得夫人出面才行,总不能事事要老爷做主。”

到了这会子,李主簿也终于想明白了老夫人说的话,内心有些动摇,“你说,我要不要再娶?”可他仍旧害怕,万一娶回来的坏心,要他的性命可如何是好?

“哟,这种大事老奴可不敢出主意,单凭老爷思量即可。”

暂且想不出个所以然,李主簿只能先记着,吩咐管家,“把这张请帖拿去青竹轩,让大姑娘去吧。琉璃懂事,让她随大姑娘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