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学校开学,她是最开心……(第2/2页)
他在二楼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他每天就盯着办公室里的自鸣钟,一节课四十分钟,课间十分钟,两节课后,中间有一次大课间,大课间不做别的,就是跑步!
老校长的积极性特别高,一到上课时间,就拿着铁棒去敲击断犁头,清脆的响声便能传遍校园。
传不遍校园也没关系,老校长一般会敲击十下,十下之后,他会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向下眺望,要是看到还有哪个班的学生还没回教室,还在操场上瞎玩,就立刻举着个大铁棒,指着下面喊:“你是哪个班的?上课铃都响了你听不见啊?还不回班级上课你在做什么?”
听到老校长的大嗓门,原本还在操场上慢悠悠玩的小孩子们,立刻跟被狗追似的,跑的比兔子还快,立刻跑回班级上课。
被老校长抓到,老校长是真打人啊,两指宽的长竹片,打在屁股上,打的你生疼还不伤身。
都怕老校长。
现在的操场上除了跑道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要是依许明月的意思,至少得准备一些跳绳,画一些跳格子,让学生们在课间的时候,能够放松的玩一下,被老校长拒绝了。
“玩什么玩?他们来这里是学习的,不是来玩的!有这时间,不如多给我去挖几双菜地!”
学校没有体育课,只有劳动课!
学校上六天课,放一天假,就这一天假期,小孩子们也不能回家,不能玩,而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洗澡洗头洗衣服打扫卫生,剩余的时间还要出去挖野菜,给他们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施肥。
只有到月底的时候,有两天假,可以让住宿的小孩子们回趟家,顺便把学校发的糠米带回去。
这也是老校长的意思,他指着下面已经是半大小子、姑娘们说:“那些小点的也就罢了,大点的那些,好些都十四五岁了,再过两年都能娶亲嫁人了,你以为她们能在学校待多久?不趁着现在抓紧时间多识点字,你以为他们出去了还有机会学习?玩?他们哪里有时间玩?”
这句话不光是针对那些女孩子,男孩子也一样,他们在学校里面待个两年,认识了些字,回去也要娶亲生娃,从此就是一个家庭里的丈夫、父亲,成为一个家庭里面的主要劳动力了。
“就是那些小的,你以为他们能在学校待几年?等上了十岁,家里牛不要放了?菜不要种了?”
农村小孩五六岁就可以跟着村里老人们一起去放牛了。
许明月和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们不懂,老村长却知道这些小孩们时间的紧迫,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在学校里学习,能有个识字的机会,已经是他们天大的幸事。
老校长最注重的就是许家村的教育。
临河大队有了小学,二楼又空了那么多教室出来,这些教室的课桌虽还没打好,可老校长也不在意,在教室里垫一些砖头,砖头上搭上一块木板,就是一个简易的课桌,下面都不用板凳的,一张稻草编织的蒲团就是一个座位,他把临河大队的扫盲班从临河大队的大队部,搬到了临河小学。
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他都要把许家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赶到学校里来上课,男的女的都要上。
江家村和施、胡、万四个村子他不管,你爱上不上,他只管他许家村的人,然后让剩下的没考上的知青们当免费的老师。
是的,免费老师。
知青们干完一天的活,人都累的不行了,还得来免费上课,不来都不行,老校长是很懂怎么引诱这些知青们的:“你们又不是学校的老师,学校的宿舍都免费给你们住了,让你们到扫盲班来上几节课怎么了?我和你们说,今后再招老师,首先就招在扫盲班教过的,有经验的老师!”
一番话说的这些知青们就是再累,都不敢耽误扫盲班的课,甚至一个比一个热情,一个比一个积极,都抢着来上课。
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农活的劳累,看到了身边五个知青在学校当老师时的‘轻松’,才会更加想要老师这份工作。
真真是有对比才有幸福感。
而且老校长也不是在给他们画大饼,临河小学这么多的教室,不可能一直空在那的,后面肯定还会继续招生,有了新的学生,就需要新的老师,体验过农活的劳累和艰辛,下一次的老师考试竞争只会更加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