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许明月的反应让许凤莲……(第2/2页)
三人一听有又便宜又不要票的瑕疵布和瑕疵衣裳,哪里有不要的道理?这年代的布票有多难搞?
从五七年开始,全国的布票定量就从全年的三十四市尺,下降到二十四市尺,这还是城里的量,他们这种乡下偏僻农村,就只能穿自家织的粗麻布,很多人家两年都攒不到一件衣服。
老校长说:“这事光是大队部买还不够,你们也回大队部把各村干部叫来开个会,问他们村要不要,要多少,定个量,把钱交上来集体买!”
这是个集体的年代,一个人私下搞会出事,可如果整个大队部所有村民都参与进来,由大队部牵头,就不怕了。
许家村一直都是这样,要是出什么事,许家村从来都是全村出动,谁都不怕。
他们都没有问许明月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老校长的大孙女许红菱和孙女婿陈正毛都不晓得往老丈人家送过多少回东西了,许金虎是遇到什么好东西,就想着往家里扒拉。
江建军家也不用说,江天旺作为水埠公社名义上的一把手,虽不会做贪污腐败的事情,可从大河上的黑市上买东西这事,他自己没做过,可他小儿子小儿媳买的时候,可没背着他,啥事他不知道?
江建军的老娘现在从头到脚穿的都是小儿媳妇给她买的,家里红糖、奶粉等稀罕物可也藏了不少。
许明月整天早出晚归的乘船在大河上跑,她知道什么海市来的商船,那可太正常了,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没有任何人开口询问货主的信息。
叫了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队长们来开会,一说有瑕疵布和瑕疵衣裳,一个个喜的跟什么似的。
他们三个村子在山边上,不靠河,村里会操船的人也少,平时大河上有什么好东西,三个村子消息闭塞,江家村和许家村要是不带他们玩的话,他们就跟瞎子、聋子似的,啥都不晓得。
现在许家村和江家村遇到海市来的商船,愿意带他们玩,他们哪能不惊喜?回到村子里就跟村里悄悄将这事说了,让有需要的人家有钱的拿钱,没钱的拿山货来换。
整个大河以南,就没有不缺布,不缺衣服的!
许明月见大队部这边谈好,拿了钱,也终于把她积攒了好几年的旧衣服、旧鞋子,一股脑儿的用船拉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