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醒了就起床洗脸吃早……

“醒了就起床洗脸吃早餐, 别老是在屋里待着,对眼睛不好,多出去跑着玩儿。”许明月嘱咐了两人一句, 就去厨房拉开了炉子下面的塞子,给煤炉换了蜂窝煤, 自己去刷牙洗脸。

刷牙洗脸的工夫, 新换的的蜂窝煤已经慢慢被点燃, 许明月见阿锦依然没起床,又喊了声:“起来洗脸吃早饭!”

阿锦和小雨两人吃糕点就吃饱了,小雨见阿锦不起, 她也和阿锦一样缩在被窝里,两个小姐妹在被窝里打闹嬉笑。

此时孟福生也起来,见她在梳洗, 自己给煤炉上放了小炒锅,在锅里煎了几个荷包蛋。

现在家里再也不是刚穿来时, 一个月只有车里刷新的那三十个鸡蛋了,现在家里养了四只鸡, 由阿锦和小雨在喂养,两个小姑娘对于喂养家里的鸡鸭很积极,阿锦是觉得好玩儿, 小雨是在姑姑家, 姑姑有鸡蛋是真给她吃啊!

用油煎了四个荷包蛋, 卧在了面碗里, 又倒了热水进锅里,用开水烫着鲜米做的面,自己也去刷牙洗漱了。

许明月见喊阿锦喊不动,看着孟福生煎好的鸡蛋, 朝后窗的位置说:“你爸爸给你煎了鸡蛋,你要不起来吃,我和爸爸一人两个吃了啊!”

阿锦对鸡蛋并没有什么执念,但许小雨不同,即使许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不过是初步的实现了吃饱自由而已,距离吃的好还远着呢!

她家里有父母,有老太太,有未婚的小叔,有两个弟弟,总共只有四只鸡,冬季还隔几天才下两个蛋,平时家里冲碗蛋花汤都是一大家子喝,她也就能喝到两口,一听到有油煎的荷包蛋,顿时就忍不住了,掀开被子快速的起床。

阿锦见小雨起床了,她一个人在被窝里没意思,也快速的起床穿衣服,穿着她的雪地靴起后院洗脸,给脸上抹香香。

小雨没有阿锦的那种香香,只有大姑姑给她买的蛤喇油,她小手很小心的在哈喇里面挖出一小块晶莹剔透,带着淡淡香味的蛤喇油,涂在她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朝阿锦笑着露出正在换牙的牙床。

许明月洗漱好,锅里的热水正好煮开,她将烫软的鲜米面放进锅里继续煮。

这种用大米做成的面条,口感有些像米粉,口感又和米粉不同,算是水埠公社的一种特色食物,很受当地人喜欢,尤其是牙齿松动的老年人,将鲜米面煮的软烂入味,不需要多嚼,他们就能吃下去。

许明月一边煮面,一边吩咐阿锦:“去拔几颗蔬菜和大蒜来。”

这个时节院子里已经没有了香葱,只有大蒜叶。

阿锦的口味有时候和许明月南辕北辙,对一切有味道的东西都不喜欢,自然也不喜欢葱、蒜、香菜之类的,一听到妈妈要她拔大蒜,嫌弃的脸都皱巴了起来。

已经擦好小脸的小雨转身就哒哒哒的跑到院子里,动作麻利的拔了几颗大蒜叶回来,递给许明月:“姑姑,给!”

“小雨真棒。”

阿锦一听妈妈夸了小雨,她也立刻跑到院子里拔了几颗青菜回来:“妈妈,还有我呢!”

许明月同样笑眯眯的夸她:“宝宝也很棒,会给妈妈帮忙了,妈妈多亏了有你们,不然面条里面少了你们拔的大蒜叶和蔬菜,都不香了。”

得到妈妈夸奖的高需求宝宝立刻骄傲的挺起还未发育的小胸堂,像是做了一件天大的事,得意极了。

孟福生此时已经洗漱好了,走过来接过两人手中的蔬菜、大蒜叶,用井水洗干净,放入锅里。

许明月这时突然想起她在省城的国营饭店里打包回来的两份红烧肉,当时怕不新鲜,是放在空间的车里的,估计现在都还热乎着,此时倒不好拿出来了。

等吃完早午饭,许明月将其中一份装着红烧肉的饭盒放在自家厨房的橱柜里,自己带着另外一份去了许凤台家。

老太太觉少,早就起来了,正窝在火桶里,手里拿着千层底的鞋底,对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用已经看不太清的老花眼仰着头眯着眼仔细的纳鞋底,见许明月来了,忙放下手里的千层底鞋底,伸手要拉许明月进火桶烤火:“兰子来了?咋这时候回来了?公社现在不忙啊?”

许明月昨天在大货车的副驾驶冻了大半天,现在饱饱的睡了一晚,已经缓过来了,伸手就握住了老太太微凉的手,说:“我不冷,你自己坐着,别起来了。”

她将装着一份红烧肉的饭盒放在桌上,“我前几天去省城,在国营饭店吃了红烧肉,大师傅手艺特别地道,我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这不,给您和大哥带一份。”她左右转头,“大哥不在家?”

“你哥一早就去大队部了,现在年底了,要分粮食,还要放水捞鱼、分鱼,事情多着呢!”老太太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原本在三年灾害之后没多久就去世的她,如今身体还算硬朗,赵红莲白日里在蒲河口工作,老太太就在家里带三个孙子孙女,有时候阿锦也放在这,她一个人还要带四个孩子。

好在阿锦大了,许小雨也到了可以帮衬家里的年纪,两个小的一个才刚会走,一个已经会自己穿衣吃饭,许凤台和许凤发两人也能照顾孩子,她倒也忙的过来。

家里能有事情让她做,她反而活的安心一些,她就怕她这把老骨头一点用都没了,只能混吃等死看儿媳妇脸色,那对她来说才是最大的折磨。

现在能在儿子儿媳妇忙的时候,她能在家里帮着带孩子,还有一点点用,老太太特别满足。

“凤发也不在家啊?”

一提到许凤发,老太太脸上笑的眼角满是深深的褶子,低声对许明月说:“凤发和闫老师去炭山供销社了,他都跟我说了,年后两个人就成婚。”

许凤发翻过年都二十一岁了,这个年龄在农村都算是大龄剩男了,像他这么大的男人,很多小孩都比许爱国还大了。

之前许凤发对象的事情一直没解决,老太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小儿子的婚事有着落了,还是城里来的知识分子的老师,老太太不晓得有多满意,简直祖坟冒了青烟。

许明月有些诧异今生依然是闫春香和小爷爷走到了一起,她虽对老一辈的事情不了解,但对小奶奶几十年都没回过一趟娘家就知道,小奶奶少女时期和娘家关系并不好,当知青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太好,不然不会嫁给了当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小爷爷。

可今生她的命运已经改变,她不再是在农村无依无靠的人,她有了正式的工作,不用干辛苦的农活,每天也能拿十个工分。

她是有选择的,可她依然选择了小爷爷。

许明月似意外,又似毫不意外,问老太太:“年后初几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