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刘主任也不知道是临河……(第3/3页)
从江家村往山上的这条路,因为这一年多每天拖拉机拉上拉下,已经形成了一条宽两米多的黄泥路,为了方便拖拉机行驶,不费车轮,黄泥巴的轮胎行驶的地方,还用山涧中的鹅卵石和采石场的石粉填过,若是下雨天来走,不走中间的黄泥巴路,只沿着车轮印记走路的话,甚至都不会弄脏鞋子衣服,却也因为是车轮辙印,有些凹凸不平,凹的地方还会有些积水。
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顺着道路两旁边的凹沟潺潺的向下流淌着。
孟福生他们早就到了山上,这是他第一次从荒山的位置上山,好在近山野兽不多,几个人找了个坟包比较多的地方,躲在了坟包围城的圈里,而孟福生继续上,翻过山顶,站在一颗高树上,观察着下面情况,看到许明月和刘主任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山这边走,刚出了许家村,就被他看到,他也不耽误时间,朝山的另一面的采石场而去。
山顶距离山另外一面的采石场不远,往下走十来分钟就到,主要是没有路,加上是春天,万物复苏,十分难走。
他也顾不得太多,一路在乱草丛中穿梭,没多久就来到采石场。
临河大队的采石场多是临河大队的本地人在捡石头割石头,因为有四轮拖拉机的存在,他们只需要把石头从上面爆破下来,用极其割碎后,散落到下面的石子、石粉、瓜子片的聚集区,下面自有人用独轮车装着,顺着竹子拼接的滑滑梯,往停留在下面的拖拉机车斗里面倒。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推石头、拉石头、挑石头,单单是爆破,切割石头,虽也很累,却没有挑石头那样辛苦伤身。
刘主任他们因为来的早,临河大队的人很多都还没来得及上工,就全部被叫到临河小学去了,此时采石场就只有被下放过来的七个老人,他们有的四十多岁,有的五十多岁,还有六十多,看着像七十多岁的人。
江老已经五十多岁,满头白发,人却看着很是淡然。
孟福生找到采石场的位置,就喊下面慢慢捡石头的几个老人,用普通话喊着他们:“下面红小兵来了,赶快走!”
下面七个老人听到红小兵来了,也是一惊。
他们自下放到临河大队后,就一直被安排在山中的石屋里,日常并没有人来打扰他们,米面粮食虽然不多,却足够他们这些人吃用,就连屋顶的茅草都是新换过的,春季如此多雨的季节,屋内都不曾漏雨。
此时突然听到上面有人喊他们,他们吃了一惊的同时,却还能定下心来问:“是哪里的红小兵?”
用的同样是普通话。
“吴城来的,我来之前已经看到他们出了村子往这边来了,你们先上来,往山上躲躲!”
孟福生自己是经历过那样暗无天日的日子,‘批、斗、抄、关、打’他轮了个遍,又岂会不懂落入到那些人手中会有怎样的下场。
哪怕这些下放过来的老人已经被下放到山上的采石场捡石头,可那些人若强行要拉他们去做文章,要去批斗、侮辱、殴打他们,谁都帮不了他们,只能躲开。
下面一个老人见已经躲躲藏藏,躲到这深山里来了,那些红小兵依然不放过他们,不由目露悲怆,凄然道:“爱人已死,家人离散,儿女流落,家破人亡,人间至苦,这就是对我出生入死干ge命的回报吗?”注①
一时间,他不由心灰意冷,是再也不想躲了,再也不想逃了。
采石场的位置居于半山腰上,要先从采石场爆破石头,再送到切割机前切割,机器切割完成的碎石、石沙,再通过大小不一的洞眼的一点一点的铁筛,筛落进对应不同大小的石子、瓜子片、石粉的聚集处,再往下还有五六米高才到下面。
而采石场到最下面山涧的位置,因为常年要将黄色沙土往下面倒,有些不适用的石头也是从这里往下扔,形成了一个三十多米高,满是石头和黄土的陡峭斜坡,下面全是杂乱的山石。
他站在斜坡上,一步一步的往斜坡边沿走,看着距离山下几十米的高度,他只想往下一跃,结束这荒诞凄苦的一生。
站在采石场上面位置的孟福生却像是看出他的想法,语气平静道:“你从这里跳下去一了百了,你身后的几个老人却要因你这一跳,一个都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