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防备让她住两日(第2/2页)
不想夏姑姑过来,一弯身给她鞋子去了,推着她往里:“家里怕什么,坐哪里都没人说你。”
崔兰愔只好挪里边儿坐到垫子上,夏姑姑又拿了个迎枕放到她身后,见她坐舒服了,才去张罗别的。
炕下站的六位美人,脸上都是掩不住的惊讶和好奇。
崔兰愔挺苦恼的,这些都算是卫王妃或是卫王侧妃的备选,而她是卫王的侄女,就算宣宁帝发话是让这些来陪陈太后的,可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她要是当这些平辈待,事后会不会被传失礼呢。
可让她跟这些面前矮一辈儿,她又打心里不乐意。
“早想同崔二小姐认识,一直没得机会,没想到今日在太后这里见到了。”一位圆圆脸一团喜气的小姐上前同崔兰愔说起话。
崔兰愔瞅着她有些似曾相识,想了一会儿,记起是在姚家迁居宴上崔兰亭给她指认过的,孟怀宗的妹妹,孟家的小姐孟茹。
没想到她也在六位闺秀里,就不知这是宣宁帝自己的想法,还是孟家托了门路,看来这个孟茹真的一门心思想嫁卫王。
只是孟家不是得李家看重吗,想到孟家父子掌着山西兵权,孟茹这样一心想嫁卫王,不知李家会如何想孟家。
卫王既有了那样想法,娶了孟茹将孟家拉到他这边也是个大助力吧?想到这些,崔兰愔心里有些乱,就不太想接孟茹的话。
有一着水蓝衫裙,气质如兰的小姐该是很看不惯孟茹,“你别牵连我们挨罚。”
边上高姑姑已板了脸,“孟小姐怎又没了规矩,太后不许不得说话,怎么就记不住,棒槌脑袋么。”
除了水蓝裙,另四个都低头窃笑起来。
“高姑姑再饶我一回。”孟茹不愧是武将家里的姑娘,很是能扛事儿,没事儿人一样退回去,脸上还是喜盈盈笑着。
崔兰愔很有些刮目相看,她虽也厚脸皮,却还达不到如此境界。
“该去提膳了,我现去加几样二小姐爱吃的,午膳要晚会子了。”齐安进来回道。
“不怕晚,她最爱吃那道素脆鳝,别给漏了。”陈太后叮嘱道。
齐安笑着应了,“还用太后说,我都记着呢。”
午正时
开始摆膳,看着在高姑姑夏姑姑的指挥下摆膳摆箸布碗碟的六位小姐,崔兰愔心里不胜唏嘘,再是高门的小姐到了皇家也要伏低做小。
虽说嫁了到婆家也要站规矩服侍婆婆,却不至眼前的程度,她就很不理解,这几位凭着家世嫁到相当的人家,日子多少自在,怎么就想不开到皇家遭这份罪。
面上的风光富贵哪如内里的舒心无拘来的实惠,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了。
却不知孟茹几人心里如小虫啃咬着一样刺着难受,明明是家世矮她们一大截儿的,如今却是她们立着,崔兰愔坐着,她们挨饿服侍着,崔兰愔却能陪着陈太后用膳,真的做不到心平气和的接受。
崔兰愔才扶着陈太后坐下来,守门的内侍跑过来回:“王爷来了。”
崔兰愔赶紧放下碗箸,端坐好了。
陈太后笑看着她:“能给他引来,你和钱和是做什么了?”
“还想着用了膳再和您说呢。”
没容崔兰愔多说,卫王已进来了。
“王爷安。”闺秀们娇声唤着,屈膝福礼。
别的闺秀才正了身姿,孟茹已眼疾手快地挪过来一张椅子,“王爷坐。”
卫王却没坐,自己伸脚勾来把椅子坐了。
崔兰愔一看,忙自己去拿了碗碟银箸摆到他面前,卫王拿起银箸:“盛饭。”
“表叔等会子吧,再给你添几样菜。”
夏姑姑就道,“齐安已经去了。”
“不用。”卫王拒绝道,往崔兰愔这里一扫,崔兰愔忙动手给他盛了碗饭。
看着那碗冒尖的米,陈太后横了卫王一眼,“哪家的小孩子不淘气惹事,你吓她做什么?”
卫王也不吱声,只埋头用膳。
陈太后哼了一声,哄崔兰愔道,“别理他,安心在这里住着,他不给好脸就不回去。”
崔兰愔瞄着卫王的脸色,左右逢源着,对着陈太后是,“是我自己心虚。”转头跟卫王又是,“我知表叔是来陪太后用膳的。”
她又给两人夹了各自爱吃的菜,陈太后和卫王都给面子的第一时候夹着吃了。
见陈太后和卫王在一众闺秀的围侍下自如的用着膳,仿佛立着的是一圈木头桩子,受两人影响,崔兰愔慢慢也放开了,保持了平日的饭量。
用过膳,撤了桌,陈太后摆手道:“都下去吧。”
那六个闺秀福礼后鱼贯而出,孟茹落在最后,频频回顾,却什么也没等到。
闺秀们才出了屋子,换了衣裳用过膳的钱和赶了过来。
陈太后好笑道:“这是有难同当来了?”
钱和就笑,“愔姐儿多老实个孩子,都是我撺掇的,自然要我来说。”
“和钱伯无关,他是怕我吃亏才跟去的。”
陈太后来回看着两人,心里说不出的为钱和高兴。
钱和当然不会怕这点事儿,他是担心崔兰愔被卫王责怪,陈太后给了定心丸:“行了,先给事说清楚了,剩下的再说。”
于是钱和主讲,崔兰愔补充着,两人一五一十地给上午的经过都说了。
卫王说了来后的第一句话:“才康王进了宫。”
陈太后挑眉:“就这样等不及了?”
“让她住两日。”
“我在,她一个头发丝儿都不会少。”
“那我走了。”卫王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崔兰愔有些不敢相信,这就完了?就这么轻轻揭过了,还是等着回卫王府再秋后算账?
却不知等她去歇晌后,夏姑姑同陈太后惋惜道:“要是表妹就好了。”
陈太后却摇头:“不是表侄女,他都不会容愔姐儿靠近,正是这层关系,他才待愔姐儿亲近。”
夏姑姑细想卫王的脾性,“是我想岔了。”又庆幸道,“好在两人都没那样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