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页)

自己摸索着成为修行者之后,清明道人一时声名赫赫,因为一身神奇法术,成为许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

只是他热衷行侠仗义,常年游历四方,惩奸除恶、诛杀鬼怪、寻仙问道,对世俗富贵毫无眷恋。

直到走到这清明山下时,原逢野心念一动,觉得这山与自己有缘,就在这山上建了个道观,住了下来。

那时候,原逢野已经七十多岁了,看起来却还三四十的模样。

由于他名声太大,天下间到处都是想要寻到他、随他一起修仙长生的人,甚至就连皇帝都想请他去当国师。

原逢野居于清明观中,整理多年领悟,顺便捡了个孤儿当弟子,传承衣钵。

此后他的后半生便一直在这清明观中度过,直到他突破了瓶颈,被月亮发现,从此抹杀。

师父意外死亡,那徒弟也知晓一些内情,明白老天不许人修仙,下山便还俗成家去了,所以现在的原家不是原逢野真正的血脉,而是他从前收的徒弟流传下来的家族。

原逢野发现月亮的秘密后,被狐狸带着逃亡了一段时间,甚至躲到阴间去过,见到了更多不曾见到的事物,最终他造出这一张黄金罗盘,交给弟子传承。

罗盘具有定位上帝之民的作用,徒弟害怕会为家族带来祸患,便立下族规,此后世世代代都要安排一个族人去守护罗盘,且一旦分出家族,那人便永世不得回家,不得与原家再有瓜葛。

以后即便罗盘出了问题,也涉及不到原家。

“你五十年都没离开这里?”

清明观观主笑着说:“是啊。你若是带走了它,还能还我一段时间自由,我也想下山去看看,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听人说世界变化很大,到处都很热闹。”

清明观观主神情很是恬淡,并无受困多年的不甘心与不自由,反而还与孟园玩笑。

孟园看了看他,又看那黄金罗盘,忽然觉得也没必要说什么安慰之语。

很多事不必想太多,想太多不过是庸人自扰。

她前世避世数百年,亦不觉如何孤苦,焉知他人不能守山五十年?

她将那黄金罗盘拿起,又问观主:“观主知晓这罗盘是如何做的吗?”

观主摇头道:“我不知道,但师祖的修行笔记还在这里,我给您看看。”

不一会清明观观主便搬来一堆竹简,原逢野的笔记竟然全都刻录在竹简上,并非用笔墨纸砚书写。

“师祖说刻字更易保存,若是写在纸上,或许千年后连墨迹都不见了。”

打开竹简前,孟园礼貌地问:“我可以看吗?”

观主坦言说:“您说笑了,您当然能看,您不是胡前辈的朋友吗?”

孟园心道,难怪这清明观观主如此配合,她这是又借了夏姬的光了。

既然人家如此说了,她便也不扭捏,打开竹简细细阅读起来。

原逢野的笔记书写都是古文,还夹杂着许多玄奥的道术知识,一般人来还真看不懂,但还难不倒在古代活了五百年的孟园。

她一一翻阅下去,见证了千年前那位惊才绝艳的清明道人的心路历程。

原逢野的修行之路源自于一场奇遇,他在一处野外发现了一颗灵石,通过灵石中的灵力异常,自创除了一门粗浅的修行之法,将灵力吸纳入体,成为了一名修仙者。

为了探究修仙的奥秘,他走遍天下,诛杀妖魔,也认识了当时还是小狐狸的夏姬——那时夏姬叫胡红。

越深入到世界的另一面,他便越发觉得不对劲,为什么世上有妖、有鬼,就是没有仙?

仙人哪里去了?

他四处寻找仙人,却什么也没找到,仙好像从世界上消失了,甚至连一星半点的遗迹都不存在。

原逢野感觉到古怪,但强烈的好奇心让他继续探索了下去,最终他认定,一定是有什么存在消灭了全世界的仙人,只留下了妖与鬼。

尽管意识到自己继续下去会很危险,但他依旧毫不犹豫地走上了修行的道路,同时他也在寻找仙的敌人,最终他找到了,不过是以自身生命为代价。

他制作的黄金罗盘,是一种检测频率的法器。

之所以用黄金,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一种物质,黄金是来源于恒星爆炸的物质,它的强度与稳定性无法比拟。

在原逢野的笔记里,他觉得世界都笼罩在一个场里,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乃至于地府的阴魂,都有一种同样的特性,那种特性可以说频率,也可以说底色,他觉得世间万物都来自于一样东西。

月亮上下来的上帝之民,有着不一样的频率。

上帝之民与人类很像,但终究是不同的,那种不同就像是一颗透明的珠子落入一盆水里,眼睛看不见,但一摸就能摸着。

孟园看到这里,忽而心中微动。

因为她发现,在原逢野的笔记中,上帝之民与蓝星生物,底色其实也是相近的,就像透明玻璃珠与水,都是透明色。

二者材质不一,但其实是同类。

同类?上帝之民与蓝星生物是同类?

孟园眉心微蹙,想了一会想不明白,只得摇摇头继续看下去。

笔记中有不少原逢野的修行心得体会,其实在孟园看来较为粗浅,毕竟原逢野还没修行到太高境界就被抹杀了,而且一直只有他一人独自摸索,就连法门都是自创。

不过也正因为他独自摸索,所以很多东西都很新鲜,思路与曾经生活的修仙界截然不同,孟园看了亦有所得。

将一堆竹简全都看完,孟园总算满足地抬起了头。

“多谢观主借笔记一观。”

观主说:“你也别叫我观主了,我道号清远。这笔记放在这里也没人能看懂,你能看懂也是好事。”

“道长不曾修行吗?”孟园略微诧异地看他。

他身上也萦绕着一股浅淡的灵力啊?

清远道长道:“我修行了,但我修的是俗家道法,不是师祖那样的仙法。当年师祖下令,以后所有人不得修道法,原家人就更不敢修了。”

孟园问:“那道长一直住在这里,如何维生?”

清远道长说:“先祖留下一些炼药的法子,我在此处炼药,再售卖给一些需要的人。原家也会派人来为我送些生活用品,生活并不艰难。”

“原来如此。”

孟园说着,忽而想到什么,垂下手似乎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铃铛,问道:“道长可认识这个铃铛?”

清远道长一看,顿时笑道:“这不是蓝家的镇魂铃吗?”

“蓝家?”

“对,西北蓝家,他家以前是做赶尸生意的,修的是鬼道,主要是契约阴魂为家族做事。他们家供奉的阴魂是蓝家一位先祖,和北方的仙家差不多。这镇魂铃,不知道友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