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道胎魔种5√
◎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
“没有发现妖魔踪迹?”
院子里人进人出,多是庆义武馆馆主何津带来的人手,在处理蒋家人的身后之事。
不出大家意料的是,作崇的妖魔已难觅行踪,残留在此的所有痕迹只不过是同以往的每一桩惨案一般展现妖魔的凶残而已。
众人不觉心有戚戚然。
心情沉重的他们陆续从屋舍撤出,齐聚天井,等待庆义武馆何馆主的进一步指示。
整整齐齐的一家四口躺在地上,血腥之气犹在鼻尖飘荡。何津叹了口气,又摆摆手,吩咐道:“尽快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一干人等异口同声称是。
“是,馆主。”
此时,这满院的活人与死人都不曾发觉,一道属于少年人的身影迤迤然走了进来。
分明朝阳灿烂,落到这人身上却似被黄昏暮色深深浸染,他白衣飘飘、黑发猎猎,双瞳黑而无光,仿佛凝聚着无穷夜色,整个人从头到脚鬼气森森,不似阳世之人。
倘若奚轻云在此,恐怕第一眼都认不出眼前一身“阴森厉鬼”画风的人竟是她儿子。
事实上,越殊同样大受震撼。
来到蒋宅门口时,见其中人影幢幢,越殊不想与他们打照面,免得徒增麻烦,他灵机一动,想到“传说加持”的第一项特性。
——千变万化,敛息潜形。
前者暂时用不着,后者这不是正好用上吗?越殊毫不犹豫点燃一身声望之火。
于是就有了如今突变的画风。
传说加持,启动!(X)
厉鬼模式,启动!(√)
……嗯,只能说这很符合世人对“天生魔种”的刻板印象。
此时此刻,繁星般的银色光点在越殊周身荡开涟漪,无形的声望之火正缓缓燃烧。
光幕中的声望值上下波动。
[声望:89……12↓↑]
声望值不断下降,又因为全天下每时每刻都有幼崽从父母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得知他的“传说”而不断上升,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但细水长流,再消耗十年绰绰有余。
也就是说,这是个常态buff。
越殊不必担心声望不够用。
只要他想,可随时切换画风。
而就在获得“传说加持”的瞬间,越殊仿佛本能般掌握两项特性赋予的能力。他自然而然汲取天地间的魔气,进入敛息状态。
刹那间,他一身生命气息与气血波动消失于无,整个人似乎融入空气,存在感归零。于是,他就这样光明正大地走进了蒋家的院子,走到一众武者与何津的面前。
而众人对此一无所觉。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此情此景大概唯有一句话可描述:我们之中多了一只幽灵.jpg
多出的“幽灵”盯着整整齐齐的一家四口一动不动,他的目光一寸寸扫过每张人皮。
在“天生魔种”状态下,越殊视线中的世界与常人所见大不相同:无处不在的魔气混杂在天地元气之间,像是黑与白的颜料被搅成一团,又在天地间“糊”得到处都是。
而地上的四张人皮都被涂上了浓浓的“黑色颜料”,且这些“黑色颜料”明显比天地间遍布的“黑色颜料”颜色更深、更纯。后者是稀释的墨水,前者却是高浓度的墨。
毫无疑问,这是妖魔遗留的魔气。它与天地间自然生成的魔气之间的区别,就像是上古时代武者的真气与天地元气的区别。
寻常真种境断然分辨不出两种魔气的差异,但越殊不是寻常真种境,他开了挂。
这份差异在他眼中如此清晰。
越殊的目光落在一家四口中最小的男童身上。相较于父母与姐姐面上诡异的微笑,他脸上毫无表情。偏偏他一身魔气最浓,可以说从里到外都被“黑色颜料”浸透了。
“看来,妖魔在他身上耗费的时间最久。但这说不通。他的实力最弱,坚持不过一息。”一念及此,越殊目光微动,“等等,该不会……最先被盯上的其实是他?”
越殊在院中四下逡巡。
充斥着黑白颜料涂鸦的世界里,从幼童皮囊下透出的墨迹尤为瞩目,像是毛线团抛出的线头,指引着越殊一路前行。他穿过天井,一一走过被涂鸦的厅堂与卧室,看见床榻上被墨迹涂抹的一团人形,仿佛能看见一个小小的幼童曾在这张床上沉睡。
越殊沿着墨迹原路返回。
阳光洒落天井,一家四口的遗体早已不在原地,庆义武馆的一干人等也纷纷离开。
唯有满室的血腥之气久久不散。
越殊跨过门槛,交织着黑白颜料的世界倒映在他黑沉沉毫无高光的眼眸里,天地元气与魔气混杂一片,他专心凝神,终于从杂乱的二气之间分辨出一缕熟悉的墨迹。
他循迹而去。
日光下,点点银辉弥漫,点缀少年的白衣黑发。一道鬼气森森的人影宛如不存在的幽灵,堂而皇之穿过人来人往的街巷,越走越是偏僻,直到抵达熟悉的黑河河畔。
越殊在河边一块大青石前站定。
青石平整而光滑,中央印着一团浓郁墨迹,与方才越殊在榻上看见的一模一样。
而这正是昨天他从河中救起幼童后,第一时间将人搁置的地方。这团人形的墨迹印证了他的猜测。越殊不由得轻吐一口气。
“……果然如此,妖魔最先盯上的是他。另外三个人只能算是被连累了……”
越殊注视着眼前空无一人的大青石,好似看到昨天傍晚躺在大青石上挣扎的孩子。
与其说是妖魔最先盯上他,不如从一开始妖魔就潜藏在他身上,是被他带回家的。
倘若起初他便死在河里,越殊不曾将他从水中救出,或许不会有这桩灭门惨案。
越殊救他一命,却也使得潜藏在他身上的妖魔有机会跟着他回家,吃了一顿饱餐。
某种意义上说,这很讽刺。
越殊:“……”
越殊有被这只妖魔挑衅到。
他倒不至于揽责上身,将蒋家一家四口的死亡归罪于己。无论如何,他当时救人并没有错。他唯独懊恼的是,当初不曾发觉幼童身上潜藏的妖魔,将隐患提前消灭。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越殊的视线从大青石上移开,他俯身,凝望下方的滔滔黑河。
黑河涌动,倒映出少年宛如黑白水墨画的剪影。他眼底浓郁到极致的黑化作波澜不惊的湖面,湖中倒映着另一条“黑河”。
——那是一条没有水流也没有鱼虾,被大量墨迹充塞的河流。仿佛有人拿着毛笔沾上墨水,在白纸上胡乱涂抹十几笔而成。
而这就是越殊眼中的真实。
妖魔之气充塞于河,杂乱无章,以至于想继续循迹追踪妖魔都成了泡影。越殊唯一能确定的是,作崇的妖魔来自黑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