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2页)
曹操斟满一杯酒,仰头饮尽。何止是忠臣良将?他的妻儿亦都陷于陈昭之手啊。
何计还能破敌?何处还可容身?曹操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任何退敌之计。
甚至如今陈昭已经不和他打了,陈昭派重兵驻扎在潼关外,使他出不去,又派人截断了能通向长安的所有粮道,粮草也进不来。
如今他手中只剩下了巴掌大的地方,潼关西南,(ucgB)只有商洛、上洛二地产粮,定是养不起十万大军。
他原本的想法,是长安向南经武关道可通荆州,向东经蓝田道可达汉中,与刘表刘璋结盟可以获取荆益粮草支持。蜀地富饶,又多年不经战乱,粮草充沛,虽途经秦岭运粮要损耗一些粮草,可依然足以供应长安。
只是刘表刘璋不愿与他结盟,他现在也分不出手来去攻打汉中和南阳,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他这边调转兵力,陈昭会立刻大军攻破潼关。
曹操缓缓闭目。
进,无路可进。退,无路可退。
面前只剩——
一条死路。
若陈昭愿意摆开阵仗与他打一仗,或许还能绝地翻盘,可如今陈昭根本没有和他打仗的意思,陈昭就是想要生生困死他。
稳妥的可怕。
曹操睁开眼,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他起身走到窗前,夜风扑面,凉意浸入肺腑,滚烫的头脑终于冷静下来。
抬头望去,漆黑的夜幕上,零星挂着几颗星子,微弱却固执地亮着。
曹操望着这夜色,忽然想起自己三十岁前的模样,那时他不过是袁绍身后一个顶着“宦官之后”名头的跟班。乱世给了他机会。讨董卓立威名,取兖州奠根基。
他早早意识到了陈昭的威胁,联合袁绍攻陈,奈何袁绍绍屡屡失策,让陈昭反吞了冀兖二州。可他也能绝地反击,弃兖取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路走来,日日无比艰险。
可是……
“陈昭怎会一次都没出过错呢?”曹操喃喃自语,仍觉不可思议。
他实在想不通,大家都是头一回谋反,怎么偏偏陈昭像个经验充沛的老手?
夜色渐深,曹操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竹简,思绪却飘得更远。若论造反的经验,这天下间恐怕也只有老刘家真正成功过。可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又怎会把造反的诀窍写在史书上?他们巴不得后世再无人敢起这样的心思。
说到底,这乱世中的诸侯,哪个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缺粮时便抢掠百姓充作军粮,攻下城池又守不住时就索性屠城,免得百姓再为敌所用。打了这么多年仗,纳几个美人入帐,听着臣子们的阿谀奉承,不也是人之常情?
刘表当年单骑入荆州何其豪情,如今不也被安逸消磨了锐气,只求偏安一隅?袁绍昔日横刀怒斥董卓是何等英雄气概,后来不也刚愎自用,错失良机?
曹操真想把那些造谣陈昭的文人揪出来全都宰了。
口口声声说陈昭好美色暴虐无道伤天害理,非明主之相。陈昭好不好美色不知道,他是信了,没见陈昭沉迷温柔乡,反倒自己在上面栽了个大跟头。
还有什么暴虐无道伤天害理,陈昭烧个骨灰就叫暴虐了?曹操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并州关中人口流失严重,庶民连夜扛着排车往陈昭治下跑……
“主公。”一道身影微微弯腰,候在屋外。
曹操转身:“伯达来了。”
曹操如今手底下仅剩的谋士,见势不妙立刻从洛阳逃到长安的司马朗,司马懿之兄。
二人相对而坐,曹操久久不出声,直到司马朗双腿都坐的僵硬,曹操终于开口。
“我欲降陈昭。”
司马朗错愕抬头,望着身前的曹操,张张嘴,又觉得意料之内。
送去荆州益州的求援信石沉大海,唯一的生路断绝,似乎只剩下了一条必输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陈昭:请问你需要哪一份说明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古今中外,亲亲咱们造反攻略充足哦。
如果您出身世家,请看这份太原公子剧本
如果您出身贫农,请看这份开局一个碗剧本
如果您是外族,咱们也有十三副甲胄剧本哦
哦哦,您姓曹啊,那请看这份指洛水为誓、当街杀天子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