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页)

“乌拉那拉氏,富察氏,马佳氏。”康熙一个个地念过去,微微笑着难得带了几分赞扬的语气说:“看来是真把朕的话听进去用心挑了。”

文珊无言以对,自己在康熙心里难道是个刺头吗?

她明明最老实听话了。

“瞧您说的,怎么说都是胤禛的终身大事臣妾自然得上心。”文珊坐到康熙身边,问道:“那皇上您觉得哪个好?”

康熙看着富察氏和马佳氏都尚可,独独这个乌拉那拉氏他有些想不明白文珊是怎么挑中的。

“费扬古办事倒是不错,品级上也是一品大臣,只是自他告老还乡之后乌拉那拉家便朝中无人,你怎么选了他家的女儿?”

惠妃和荣妃挑儿媳妇可是全紧着那些家中父兄身任要职或是根深蒂固的满洲大族,倒也不是说乌拉那拉氏的出身有多差,只是和那几个比起来总是有点不够看。

文珊也没想到康熙竟然会跟她把话说的那么直白,一时还有点不习惯。

犹豫片刻后才说道:“臣妾托人去打听京中官员家适龄的女儿,听闻乌拉那拉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便列进来了。”

“况且即是给胤禛选福晋门第虽重要但心意相通也要紧,臣妾看乌拉那拉氏倒不错。”

康熙闻言笑了起来:“朕就知道不能把胤禛选福晋的事都让你来办,还是得朕来把关。”

“乌拉那拉氏做嫡福晋不合适,你若是喜欢乌拉那拉氏便让她做个侧福晋吧,嫡福晋的人选朕看富察氏不错。”

文珊没想到康熙竟然会瞧不上乌拉那拉氏,明明上一世可是很痛快地指了婚的。

康熙看文珊惊讶的表情又无奈地笑了笑耐心地跟她解释:“胤褆和胤祉的嫡福晋家中不是位高权重也是要职在身,给胤禛选乌拉那拉氏不合适,更何况胤禛如今记在你的名下是贵妃所出,比胤褆和胤祉身份还要贵重,若是选了她显得朕薄待胤禛了。”

“何况乌拉那拉氏比胤禛还小三岁,做嫡福晋太年幼了。”

文珊听了康熙的解释心里反而更气了,好啊现在不合适上辈子就合适了是吧?

显然从前就是没对胤禛上心!

即使心里气地要死文珊面上还是回道:“那就听皇上的吧,只是乌拉那拉氏毕竟是一品大员的女儿,做侧福晋太委屈了还是请皇上到时给她另指一门婚事吧。”

原来是胤禛的正妻如今却要做妾室文珊觉得很别扭,既然此生无缘的话就不要耽误人家姑娘了。

康熙看文珊还是不大高兴,以为她是真的喜欢乌拉那拉氏在闹脾气,但是胤禛的嫡福晋不能由着她的性子胡来,于是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哄她:“给朕的儿子做侧福晋有什么好委屈她的,你若是真的喜欢她待入府之后多关照她一二就是了。”

文珊没接话在心里盘算着再怎么说才能让康熙打消这个念头,康熙看似乎还没哄好只能无奈地笑着叹了口气,又让了一步。

“那不如朕把你看好的马佳氏也指给胤禛做侧福晋,这样可高兴了?”

文珊:!

一个不够还要来俩!

若是真这么指了婚胤禛马上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毕竟胤禩和胤祥挑的富察氏和马佳氏做皇子嫡福晋都是绰绰有余的。

乌拉那拉氏还可以说是家门不显做侧福晋勉强能说得过去,可若是把刑部尚书的女儿也指给胤禛做侧福晋就太扎眼了。

“皇上这样太抬举臣妾和胤禛了,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吧。”文珊赶忙说道,“胤禛还小府里只有福晋也就足够了。”

康熙话说出口回过神来也觉得稍稍有些过了,但是转念一想胤禛幼时确实亏欠他一些,如今也已经记在文珊名下,那就和小十一样是贵妃亲子,子以母贵,按着文珊的出身位分把乌拉那拉氏和马佳氏指给胤禛做侧福晋也勉强说地过去。

所以康熙也是难得没去衡量利害得失更多的是出于感情因素做了这个决定。

“君无戏言,朕话说出口就不能收回了,就这么办吧,富察氏为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和马佳氏为侧福晋,过几日就和胤祉一起赐婚。”

说完康熙便想着俗话说的见面三分情果然是有几分道理的,这段日子他常往咸福宫来,也常见文珊和胤禛几个,所以不由自主地就会对文珊更纵容些,也确实多疼了几分胤禛。

文珊怎么也没想到胤禛的婚事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康熙这个时候怎么不替他的宝贝太子想想了?

胤禛多了这么三个外家,尤其是富察氏和马佳氏岂不是大大威胁了太子的地位。

康熙看文珊探头探脑一副有话想问又不敢问的模样放下手里的折子说道:“有什么话想说便说。”

文珊踌躇了好一会决定把她的坦率人设做到底。

“臣妾是在想皇上给胤禛指的这三个姑娘都是家世显赫的,会不会太扎眼了些。”文珊说道,“大阿哥您也只给他指了一个侧福晋。”

惠妃当时可是卯着劲想给大阿哥再求一个侧福晋被康熙二话不说地给否了。

“胤禛如今记在你名下,规制比胤褆高一些有什么不对的。”康熙不以为意,“朕便是要给胤禛尊荣谁敢说什么。”

“那太子那边……”

康熙听文珊提起太子才抬头看了她一眼,心想文珊可真是什么都敢当着他的面说了,一点都不避讳。

但是这种“冒犯”却让他莫名觉得有些熨帖,这不也正是证明了文珊在他面前全无隐藏,全心全意地交付了。

文珊看康熙没生气在心里想着胤禩说地果然不错,康熙就吃这套。

前段日子康熙常来咸福宫文珊愁地掉头发,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咸福宫现在秘密太多,她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自知之明,论心机城府在这几父子面前是完全不够看的,所以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怕被康熙发现什么端倪,也担心说错什么话连累胤禛几个。

最后还是胤禩跟她说不需要刻意地去想怎么回康熙的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候耿直一些也无所谓。

“皇阿玛本就是个疑心深重的人,别说额娘您了就算是我们也难在皇阿玛面前言笑自如,所以干脆您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而显得真挚恳切,皇阿玛应该不会怪您的。”

胤禩说这话的时候正在和胤禛下象棋,说完就将了军大获全胜。

胤祥在一边不服气撸起袖子要自己上和胤禩下一盘,胤禩不理他把他气地跳脚。

所以哪怕文珊提起太子有些僭越还暗指了阿哥们之间相争的事康熙也没生气。

“太子是储君又是兄长,这点气量还是有的。”康熙慢条斯理地说,“不过是给胤禛多指了一个侧福晋罢了,多大点事把你吓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