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入庙拜神须先叩门(第2/4页)

连声喊了好几下都没得到回应,沉云欢忍着肩上的痛,推门出了房间。

师岚野将她带回了先前住着的将军府偏院,此时天色将明,和她先前晕过去时的天空看起来没什么分别,顿时让她产生了自己不过才睡了片刻的错觉。

从院子还保留着他们先前离开时的模样来看,这里并未受到阴鬼的大肆攻击,沉云欢临走前在将军府的门上下了一个守护术法,应当也是起了一些作用。不过眼下将军府的人应是没心思招待他们了,皇帝被扎透了头颅,楼子卿也当胸洞穿,这将军府里还剩多少活人也不得而知,只怕整个京城都笼罩在厄灾过后的阴霾之中。

沉云欢的精神倒是好,只是伤势还未完全恢复,行了几步就觉得伤处隐隐作痛,赶忙在院中的石桌旁坐下来。少顷,师岚野推开院门走进来,手里提着一桶水。

沉云欢醒来不见人,喊了好几声也没得到回应,很不满他将自己丢在这屋中,有些小脾气,马上劈头盖脸地质问:“你去哪里了?我的伤处有些不舒服,你是不是没给我换药?”

沉云欢还没等到人回答,定睛一瞧,才发现师岚野整个人好似焕然一新。他难得地将头发以发带高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脖颈,零星的碎发散落额间鬓角,随着微风轻摆,掠过眉眼来回,显得极为干净利落。

并且他还换下了沉郁的墨色衣袍,换了身雪白的织金立领里衬,外面套了件红蓝相间的无袖长衣。袖子以双色绸带束紧,缠着几条极细的金链,上面还挂了小巧玲珑的哑声铃铛。长衣底下则以金银双丝绣着高山云纹,下摆还坠着几条金黄流苏,走动时云纹浮动,流苏轻晃,隐隐露出一双黑色锦靴。

竟是相当华丽,又平添几分年轻意气。这般明亮的颜色衬得他肤色更如瓷白,不见半点血色,唯有眉眼浓墨漆黑,更显俊美精致,漂亮得不似凡人。

他提着水桶进门,放在石桌上,淡声道:“出门前给你换过药。”

沉云欢还在盯着他发愣,根本没留心他说了什么,也忘记了自己先前的质问,只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用长柄勺舀着桶里的水,给墙边的那些花花草草浇灌。

晶莹的水珠滚滚而落,洒在已呈枯萎的花草上,动作轻慢而自然,看起来简直闲情逸致到没边。

一桶水下去了半桶,沉云欢才迟迟回神,“奚玉生临走前,都对你许了什么愿啊?”

师岚野头都未回,一勺下去水能把小草淹死一半,语气十分平常:“此为窥天机,你想知道须得献祭。”

用不着师岚野回答了,沉云欢已经立即猜到答案。

奚玉生先前为她和师岚野各打了一副面具,师岚野戴上面具之后表现得与平日不大相同,那时沉云欢还因好奇随意地问了奚玉生一嘴。

奚玉生说,并非所有面具都作遮掩之用,若是平日里都戴着面具行事,那么再戴上一层面具之后,则遮的是假面,现的是真我。

当时她还以为奚玉生不知其详,说出的这番话不过是自己的想法而已,而今想来,奚玉生怕是早就得知了师岚野的身份,这才特地为他献上一副面具。

那么师岚野今日大变,许是因为奚玉生在临走前的那些愿望之中,必然有一条是希望师岚野能够摘下面具,得自由、现真我。

奚玉生原为太子,却隐姓埋名二十多年,从未以太子之身份现于大众,亦是将面具戴了那么多年,或许正是如此,他才对那种束缚感同身受,因此希望师岚野也能摆脱。

沉云欢坐不住了,起身走过去。这样鲜亮的颜色出现在师岚野身上简直太稀奇了,何止是令人眼前一亮,简直让沉云欢的心中涌出了一些无法形容的心情。她在师岚野的周身左转右转,目不转睛地盯着瞧,连着好几圈后才停下,倏尔抬手,用指头勾了勾他袖口挂着的金链铃铛:“你从哪里搞来的这么漂亮的一身行头?”

师岚野丝毫不在意她的小动作,道:“此为我的本相。”

她顺手摸了摸师岚野的外衣,入手光滑而冰凉,上方的织金针脚细密,根根分明,袖子上的铃铛也极是精巧,只有豆子大小,却能看清楚上面的纹样,且用的都是真金白银。单是这样的布料都称得上有价无市,往日那繁华的京城都不一定买得到,更遑论是现在这样的京城。

沉云欢尝试抠个铃铛下来,没能得逞,转眼看见师岚野已经将桶里的水尽数浇灌,惊讶道:“浇那么多水,不会淹死这些花草吗?”

“凡经我之手,皆能生得旺盛。”

这话若是换个人说,那便是绝对自负,纯心吹牛,可师岚野的语气如此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实。

于是沉云欢就蹲下来盯着那些花花草草看,随口问道:“我睡了多久呢?”

师岚野道:“六日。”

“这么久?”沉云欢惊讶地仰脸,她还以为最多睡个两三日就足够,难怪这一醒来就饿得心里发慌,前胸贴后背。不过她在此时却没有关注自己饿肚子的问题,而是发挥了她刚学到的美好品德,关切地问道:“京城现下如何了?”

师岚野立于院中,漠然地看着檐上两只依偎在一起的雀鸟,道:“尘埃落定。”

六日已过,厄灾除尽,京城的一切皆已尘埃落定。那夜的一场声势浩大、不合时节的花雨,带走了街道上密密麻麻的残肢和浸满每一块地砖的血迹,待风将满地的雪白花瓣扫走之后,京城的街道竟然变得极为干净,若非到处是火烧和断壁的痕迹,以及逝去的生命为证,怕是会让人以为厄灾不曾降临。

只是那夜霍灼音以四象守护雕像将永嘉帝的罪名在人前细数,永嘉帝无从抵赖,百姓皆知这场无端降临的灭顶之灾皆是由皇帝带来,于是百姓那些生离死别,家园尽毁的仇恨尽数落在永嘉帝的身上,不过短短六日,京城之中关于永嘉帝的塑像、赞颂书籍被大肆砸毁、焚烧。

永嘉帝生前最在乎,最看重的声名自是一落千丈,被万人唾骂。与之相反的,奚玉生反倒被人们以赞誉托举起来。人们说,这位善神转世的太子殿下,曾在厄灾降临,妖邪肆虐的那夜于街道上救生灵、度亡魂。

他戴着那张祭神祭天时所用的神面,请神上身,拯救京城众生。他为救世而生,完成使命后便被那场漫天纷飞的花雨接回了天界去。

人人都知道太子殿下生前最爱玉兰花,那场带走了京城血腥和灾难的花雨,是太子最后留给子民的礼物。

虽然过程有些差错,戴着那张太子面在街道上走的飞跃的人是沉云欢,但最后的结果没偏移多少,的确是奚玉生以命渡万魂,换了这场灾难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