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时溪,我害怕(第2/3页)

宋时溪见好就收,唇角轻轻往上扬了扬,随后就开始精心化自己的妆容,说起来是化,其实更像是擦,与早上的精致不同,她此时的妆容更偏向淡,眉眼间多了几分楚楚可怜的味道,唇色稍浅,看起来脸色不太好,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过病容。

完工后,她满意地合上了化妆包,刚放好,郑家也就到了。

原本站在门口迎客的舅舅他们已经不见了踪影,想来应该是进去招待客人了,郑家没人不认识秦樾,两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前一后被放了进去,直奔前厅。

郑慧兰是第一个发现他们回来的人,来不及多想,就已经迈步朝着两人走了过来,中途脑海中想起先前秦枝意跟她说的那些话,如今瞧见宋时溪,面上就不禁带了两分不自在,但还是关心了几句。

“现在没事了吗?怎么又过来了?该回去好好休息的,我看着你现在脸色都不是很好。”

“谢谢伯母关心,我已经好多了,想着刚才只跟外公说了一句话,心里过意不去,就过来再看看。”宋时溪抿唇轻笑,黑发垂在肩头,配上她有些苍白的脸色,愈发显得娇弱憔悴。

要是旁人说这话,再配上这表情,多多少少有些矫揉造作,毕竟她满打满算也就见了郑老爷子两面,没多少情分,哪用得着摆出一副小辈的模样?

但是放在宋时溪身上,却让人觉得心里暖和,忍不住产生几分怜惜。

或许长得漂亮,天生就有种优势在。

看着宋时溪往日里张扬明艳的五官这会儿增添了病容,郑慧兰声线都变得温柔了些许,“有心了,他们现在在花房里说话,我带你们过去打个招呼。”

说完,又看向秦樾,“枝意不是说你临时有事回公司了吗?忙完了?”

秦樾一听这话就知道是秦枝意在郑慧兰面前帮忙圆了慌,于是笑了笑,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嗯,在门口碰见她,就一起进来了。”

郑慧兰原本还以为是秦樾去接了宋时溪一起过来的,没想到只是刚好在门口撞见了而已。

“走吧。”

郑慧兰和宋时溪走在前面,秦樾跟在两人身后,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宋时溪泛白的唇色上,虽知道这是她特意化出来的,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那处就该永远灿烂盛开,和她这个人一样明艳多姿。

没多久,三人到了花房外面,郑慧兰率先进去,然后过了一会儿,才示意他们进来,花房里面温度适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珍贵花种,花团锦簇间,坐了十多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赏花品茗,好不自在。

宋时溪上前一步,亭亭玉立地站在中间的空地上,虽然身形单薄,透着些许虚弱,但是音调响亮,几句贴心话和好听的贺词说下来,哄得一向不苟言笑的郑老爷子都不禁露出了几分笑意。

“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是。”宋时溪乖乖点头,再陪着说了两句话,就懂事地主动腾地,让长辈们继续聊天。

本以为秦樾也会跟着自己一起走,但是却瞧见郑老爷子把他叫到了身边,她一回头,就对上他深邃的眼神,他十分自然地开口:“去找枝意玩儿吧,多休息。”

听见他的叮嘱,宋时溪已经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没注意到场中有几个人的脸色变了变。

知道像是秦樾这种优秀出众的后辈在这种场合肯定要被长辈拉着多聊天,便也不奢望他能脱身陪自己了,再者,人多眼杂,他陪着她,要是被人瞧见了,他们的关系就多了一分暴露的可能,于是微微笑着道:“我知道了,谢谢哥。”

场面话说完,她就推开玻璃门走了出去。

她一走,花房内的气氛莫名沉默了两秒。

一位穿着绛紫色衣服的老太太笑着喝了一口茶,“哎哟,我之前还觉得阿樾性子冷了点儿,这两年不见,倒是变了不少,都知道关心妹妹了,也是,你妹妹长得那么漂亮,又有谁舍得不关心关心呢?”

这话一出,秦樾看上去没有多大的变化,眸色却沉了又沉,唇角的弧度也几不可察地往下压了压。

他还没说话,旁边的郑慧兰就皮笑肉不笑地接话道:“大伯母,你又不是不知道阿樾一向疼底下的弟弟妹妹,哪有什么变不变的。”

这话倒是不假,秦家和郑家这一辈孩子都不算少,秦樾出手向来大方,一到年节都是大包小包地送,平时遇见了也是要给零花钱的。

但是刚才那位只是个八竿子都打不着,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说是妹妹,也只不过叫着好听而已,而且谁不知道她和秦枝意之间的事情?

秦樾只有讨厌她的份儿,哪会这么关心?

思及此,被郑慧兰称为大伯母的老太太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角,“是吗?”

见她这副做派,郑慧兰气得差点儿没忍住当场给她翻个白眼,这老太太一向刻薄,没想到跟着她儿子在江南水乡待了快两年,也没能把她那黑心肝给熏陶干净,说话依旧难听。

但就算知道她是故意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来讽刺秦樾的性子冷冽,不近人情,以及引导旁人,让大家觉得秦樾和宋时溪之间有什么暧昧关系,郑慧兰却不能做什么,说什么来直白地反驳,只能打太极般婉转地推回去。

因为谁让她是长辈呢?而且今天这场合,也不适合把事情给闹大。

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把这件事给掀过去,就听到自己儿子不急不缓地开了口。

“大姥姥向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又远在穷乡僻壤,不知道京市的事情也正常。”秦樾半阖着眼睫,显露出来的模样透着几分漠然,但是话却说得毫不客气,只差指着那老太太骂她眼瞎耳聋。

听到穷乡僻壤四个字,那老太太气得重重将茶盏砸在桌面上,呼吸都急促了不少,她这辈子都要强,自觉在同辈中格外有脸面,高嫁给郑家老大,有儿有女,就算经历了那场大运动,也依旧过得顺风顺水。

谁知道到了晚年,这种好日子和福气却像是到了头一般,儿女不争气,到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跟着大儿媳去了她的南方老家,对外说是找个暖和的地方养老,但是其中原因只有自个心里知道。

“你……”

“看在大姥姥年纪大了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但还是要好心提醒大姥姥一句,听说大舅舅最近厂子资金周转不灵,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钱,这么没骨气的事情干多了,只会更让人看不起,到时候钱没了,面子也没了,就只能坐大牢。”

秦樾说着,眉眼间竟多了一丝笑意,只是那双眼睛黑得纯粹,带着戾气,满花房的长辈竟没有一个人开口,由着他把最后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