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终曲(七)(第2/2页)

午后,他给当地报纸投递文章,让他们帮忙宣传,标题越耸人听闻越好:

《特兰斯基塔将为边境带来和平与繁荣》

《雷霆之塔:科罗拉多泉引领能源革命》

《免费能源时代曙光初现》

等等等等。

渐渐的,民众的疑虑被好奇和期待所取代,甚至开始自发地为工地运送食物与饮水。

不过这样一来,和信心充足的李维相比,尼科·特兰斯基头上的压力就日益增加了。

他原本也是个对自己的理论深信不疑的人,但李维扯出的名头实在太大,不惜代价抢购来的贵重材料堆积如山,特兰斯基每算一次账,就感觉有一桶凉水从自己的脑门前当头浇下。

该说不愧是自称代表联邦政府的男人么。

真实的历史上,他为了筹集十五万块钱唯唯诺诺,可是李维在这天花掉的又何止是一个十五万!

士为知己者死。

再没有任何一种认同,比在你身上猛猛花钱带来的真实感更加强烈了。

外界压力和自我要求让特兰斯基犹如一只焦躁的杜宾犬般竖起耳朵、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棚和工地上来回穿梭,他的双眼充斥着血丝,手中脏兮兮的图纸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布满了凌乱计算步骤的草稿纸漫天飞舞,嗓子更是在对着工头咆哮的过程中变成了磨砂风味。

有一次李维路过工地时,看到他正对着铜线发火,大声咒骂这根线不肯待在它该在的地方。

可是铜线又懂什么呢?李维正要上前劝阻,律师马丁·柯蒂斯伸手拦住他,说道:“让他发泄一下吧,先生,特兰斯基先生快把自己逼疯了,每一分钟的工程延误都让他暴跳如雷……我问过他,‘你究竟想让这座塔在什么时间建成呢?’您猜他是怎么回答我的?”

李维摇头,表示猜不出来。

马丁·柯蒂斯比了两个数字,神神秘秘地说:“十二天。”

李维大吃一惊。

觉得十二天不算快的人要想想他们是在什么年代,又是在规划怎样的工程项目!李维原本计划在科罗拉多泉待上三到六天,将前期规划安排好之后,他就得返回小镇,想方设法地从莱纳·李维乌斯手下拖延时间。

结果第一座特兰斯基塔只要十二天便能建成,李维可能根本不用回去了!!

“他说的是真的吗?”李维迫不及待地追问,“十二天完工的概率有多大?”

马丁·柯蒂斯回答:“特兰斯基先生的原话是,‘这将是19世纪最疯狂的建筑,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大批量投入人力物力……鉴于李维先生的目的是救人,而普韦布洛离我们又很近,所以我尽可能地简化了塔的核心部分,让它的功能更加聚焦于功率而非传输。因此,没错,综上所述,最晚两个星期之后,它就能投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