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5页)

“7月1号隔离结束,那香兰和小平安会展出吗?”杜京墨忘了问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不知道小家伙能不能适应。

在费斯顿的时候,小平安就不怎么营业,那时候它是应激。

现在看着小家伙的状态是好了,但展出……也是充满不确定。

游客来多少,声音吵不吵等等。

“会,但只当天展出,第二天不展出,隔一周展出两天,再隔一周展出三天,最后再由基地统一安排,这是郝华黎留下的话。”

“而且全天限流2000人。”罗钰说着。

“2000人真的很少了。”杜京墨点头。

“对,鲫河村山头本来参观区也不大,半野生活动场标准限流。”

“希望到时候,小平安能适应?看它当天的表现了。”罗钰想了想说着。

有的熊猫亲人,有的不亲但是也不怕人。

只是对人冷漠。

极少个别的熊,看到人就害怕,只想躲着,甚至影响食欲。

“是的。”杜京墨附和着。

小平安才是当事熊,那天的情况具体什么样,只有到了那天才知道。

不是非要熊猫都展出,只是小平安特殊,如果它隔离结束后迟迟不展出的话,惦记它的人太多了,会传播谣言。

而且也没有证据说小平安害怕展出。

得试一天。

杜京墨和罗钰在路口分开,互道了拜拜,而后,杜京墨去了兽医院。

看看伤筋动骨的枫水小熊。

希望等到七月一号,它的骨折形势能稳定。

伤筋动骨一百天,等到九月份,它彻底痊愈,自己说不定还能赶枫水的放归。

野生的熊终究属于大自然。

野放两次失败的话再考虑收编,这是基地一贯的传统。

不把它放出去,就不知道它有没有在野外生存的潜力。

也不会知道它是想待在野外,大天大地。

还是想待在基地这样的地方。

只有给了它选择,才能得到小熊想要的答案。

杜京墨穿好防护服,和秦初夏说了一声,就走进了枫水的笼舍里。

听到动静,嗅到熟悉的气息,枫水朝着杜京墨看去。

“不用动,我已经来了。”杜京墨看着小熊好像想要动一动,立刻说道,并且快速的凑到了它面前。

伸手摸了摸侧躺在地上的小熊,从胳膊顺到了屁股上。

“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呀?宝宝。”杜京墨摸了两下后问道。

“我没有怎么动,我特别乖。”枫水看向杜京墨,认真说道。

它特别乖的。

“好,这样就对了,崽崽这样才能好起来。”

“等我一下,我给你弄一瓶奶喝。”杜京墨最后又摸了两下,就站起来去操作室里面配奶。

拿了一个大号的奶瓶,配了满满的一瓶奶带过来。

“嗯!”枫水小熊闻到香香的奶味儿就激动了下,抬着脑袋嗯着。

她真好呀。

“不急不用动,我喂你。”杜京墨温柔蹲下,搓了搓奶瓶摇晃了下,差不多了就喂到枫水嘴巴边。

扶着奶瓶让枫水小熊喝。

小家伙骨折的那条腿还被石膏包裹着,被救回来的时候落了水。

身上有一点点的脏,虽然没给它洗澡,但用毛巾稍微擦了一擦。

因此,枫水的毛看起来还是白的,小家伙应当是本来就白。

野生的熊猫白到发亮的其实有很多。

山林里厚厚的草丛,堆积的树叶,熊猫通常不会直接接触泥土。

讲究小熊更是还会自己舔毛。

以及在干净干燥草地上打滚,把灰尘污垢都蹭掉。

吨吨吨……

枫水喝着,不一会儿就把一整瓶牛奶喝完了,喝的嘴巴旁边都是奶渍。

“等一下哈,我给你擦一擦。”杜京墨看着就要3岁的小家伙,嘴巴上面还有奶渍,就觉得可爱。

不过很快拿了毛巾给它擦一擦,免得它舔。

擦干净后,杜京墨收拾了毛巾和盆,清洗放好。

随后抱了竹子过来,放好后蹲小家伙旁边聊了聊天。

骨折需要时间来恢复,根据骨折的程度,恢复时间以周为单位,几周到十几周之间不等。

且恢复期也分中期后期和完全恢复。n

初期会有痛感且痛感明显,中后期就减轻一些。

小家伙已经一周了。

如今应该是没有那么痛了。

杜京墨摸了摸枫水的背心,轻轻安抚着。

一天也就分给它那么一点时间。

枫水珍惜,杜京墨也舍不得。

最后离开的时候,杜京墨反复下了两次决心才走。

回了枫桥镇家里,吃了晚饭,和奶奶一起散步溜达,再回家洗漱。

一连好几天,都是大晴天,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

天气预报有雨的当天,更是万里无云,天空湛蓝。

杜京墨意识到是好天气后,挑眉,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在院子里吃早餐。

同样,清晨起来庄策,站在主卧的法式圆弧形阳台,看着这个天气。

轻轻摇了摇头。

六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杜京墨在家里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带过去,入住基地公寓楼。

白天上班时,她和喜喜星乐秋秋,还有圆栗星星芽芽棉棉果宝雪绒,都一一说明了她未来的动向。

几只小家伙最后都是不情不愿的接受了。

还是在她说了还是在同一个地方,距离不远,且她答应了空余时间过来溜达的前提下。

“墨墨,缺什么东西给奶奶打电话,奶奶给你送。”莫素梅老太太在孙女的卧室看着孙女收拾明天要带的床单和小薄被,衣服还有洗发水等等,装了一个行李箱后,还有收拾了一个大容量收纳包。

一看就是久住,周末都不回家的那种。

老太太顿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她怎么年纪越大,越不能接受分离呢!?

“我在家一次性都带齐,缺什么我自己回来拿,也不是完全不回家的,奶奶。”杜京墨看向老太太说着。

基地距离枫桥镇也就七八公里,很近的。

比起她以前远在别的城市,最北方的城市,最南方的城市她都待过。

那地方离家里更远的很。

“可能中午呢,或者下午。如果是夜班,我白天可以回来一会呢。”杜京墨说着,她也不舍得一直在基地,一次家也不回。

“上夜班的话白天就好好休息。”

“不要来回跑了,累。”莫素梅老太太摇了摇头,上夜班多辛苦呀!

“冰箱里有一箱酸奶,你带着上夜班的话,中间可以补充。”

“夜班也会打乱你正常的饮食规律,带一点山楂助消化。”

“耳塞,护目镜都带着,有利于白天睡觉。”老太太一会儿交代这个,一块儿又说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