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2页)

陶西右诧异地抬眸,有些苍白的唇角翕动,像濒死的蝴蝶徒劳扑腾着翅膀,却没能说出话来。

眼前的青年不过22岁,在郑伯眼中他就是个青涩懵懂的小孩,也正因如此,郑伯摇了摇头。

“他们自幼相识,情谊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

关于他们两人,其实陶西右私底下问过好几个佣人,但没人敢告诉他,都只含糊说不清楚。

此刻从郑伯口中,陶西右终于窥见了裴鹤京的过去里,关于张玉的那部分。

张玉很小就跟着师傅学习,那时是他师傅住家,张玉便偶尔也会过来。

裴鹤京刚失去父母两年,时常一个人待着一句话也不说,他天生性格就淡,不像其他小孩活泼好玩,家里的兄弟们和他关系都不好,没人陪他。

那时候的张玉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有个小孩总是在后山的池塘边发呆,他喜欢去那儿捉蜻蜓,碰见过很多次。

尽管师父三令五申不让他接触裴家的少爷们,可张玉一个人实在无聊,又以为裴鹤京是佣人的孩子,便主动与他攀谈。

起初裴鹤京根本不搭理他,张玉也不放弃,坐在他身边开始喋喋不休地讲很多事,讲自己不幸而贫困的家庭,讲师傅的严厉,讲自己学习的艰苦。

听起来这些很难过,但张玉却又笑着,裴鹤京终于回了他话。

“你笑得很难看。”

“因为天无绝人之路嘛,我师傅告诉我的。”小张玉扯了根草放嘴里嚼,“我现在过得很好啊,诶,咱俩交个朋友吧,裴家好大但好无聊。”

裴鹤京觉得张玉说得对,裴家很大,但很无聊,这里的人都戴着面具,不知笑是真的开心还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