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2页)
温幸妤立在柜台后拨算筹,一身素净的青色褙子,暖白长裙。
她微垂首,露出一段雪白细颈,发髻只松松挽就,斜插一支银簪,浑身上下别无赘饰,清丽素雅。
年关前,温幸妤给妹妹去了封信,说了自己的情况,而后带着小辛夷回了老家慈州。
她先回了趟村子,站在村口,入目是熟悉的山水田地,是陌生的院落和面孔。
温幸妤很失落难过。
一场天灾,村里的人尽数丧命,旧人不在,如今村中的百姓皆是新迁来的。
她走到幼时常爬的那颗大槐树下,摸着粗糙的树干,模糊的记忆如潮水涌来。
静默站了许久,她收拾好情绪,离开了村子。
温幸妤在慈州城买了院一进宅子,熟悉了此处后,盘下了个小小的铺面,做制香卖香的买卖。
慈州很小,本地商贩间大多熟识,温幸妤一个外地人,还是个带孩子的寡妇,最开始生意很不好做。
先不说卖不卖得出去,光打着买香名头骚扰她的地痞流氓和伪君子,都有好多个。
温幸妤曾在覃娘子的铺子里做过工,见得多了也知道这种人怎么处理,她观察了几天,从街坊邻居那了解到这些人的家世背景。
确定无官宦子弟后,通过送礼、让利等方式,请求慈州一有名望的陈氏乡绅成为铺子的靠山,挂出"陈府关照"的牌子,并且雇佣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伙计,防止有人闹事。
那些地痞流氓老实后,温幸妤觉得这样还不太稳妥,女子做生意不易,要想不被人做局,还是得搭上官府这条路。
虽说过程曲折了些,但最后也算达到了目的。通判的族妹入股香坊,要求分两成利润。
这一番工夫下去,不论是地痞流氓,还是衣冠禽兽,都不敢再骚扰她,再加上她的香本就做得极好,铺子名声很快传了出去。
正算账,就听得一道清悦女声传来。
“温娘子,前日所订的鹅梨香可得了?”
闻声抬首,温幸妤看到是熟客,笑意清浅:“陈夫人早,已备下了。”
她转身,取出一只白瓷盒。
揭开盒盖,一阵清甜之气扑面而来,仿佛春日里熟透的梨子混着花蜜的甜润,气味芬芳。
陈夫人仔细嗅闻,连连颔首,“这甜润之气温而不腻,温娘子的香一如既往上乘。”
温幸妤谦逊笑道:“夫人谬赞。”
陈夫人又夸了几句,付过银钱,将瓷盒纳入袖中,步履轻盈去了。
过了一会,又陆陆续续来了些取香的客人,不乏富户员外,以及官府的人。
送走客人,温幸妤稍得清静,便移步至角落小案。案上置着一套杵子,并几碟研细的香末。
她挽起袖子,拈起一小块乳香,投入玉臼之中,杵子轻落,不急不缓。
晌午,温暖日光洒入铺子,熏得人昏昏欲睡。
温幸妤坐在柜台前,撑着下巴打盹儿。
“娘亲,我来啦!”
抬眼看去,只见个十五六的少女,牵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走来,手中提着食盒。
她起身迎过去,俯身把小辛夷抱了起来。
不过三个多月,小姑娘在精心养护下,枯黄的发丝变得顺滑,小脸也变得白白嫩嫩,可爱至极。
铺子生意忙,温幸妤花钱把小辛夷送入通判家的女学,旁边提着食盒的是她雇来照顾小辛夷的婢女,名唤宝杏。
“乖宝儿,今早有没有好好听先生讲课?有没有听宝杏姐姐的话?”
小辛夷抱着温幸妤的脖子,吧唧亲了一口她的脸颊。
“当然啦,娘亲我最听话,先生和宝杏姐姐都说我很棒,说不定长大能考女状元!”
一旁的宝杏忍俊不禁。
“夫人你不知道,咱们小辛夷可讨人喜欢啦,现在通判府的两个小姐都把她当妹妹,可宝贝呢。”
温幸妤把小辛夷放下,揉了揉她的头,笑道:“咱们小辛夷当然是顶好的孩子。”
窗外杏花正开到将残未残之际,残粉花瓣被风吹落,打着旋儿飘入窗棂,像未融尽的春雪落在她肩头。
春深日暖,不过落花一肩,亲人在侧。
小辛夷有些羞赧,拉着温幸妤去后堂用饭。
吃过饭,温幸妤让宝杏领着她回去午歇。
临走前,小辛夷突然想起一件事。
她停下脚步,仰头看着温*幸妤,指了指街道斜对面三层高的茶楼。
“娘亲,斜对面茶楼三楼的窗口,这几天都站着个穿月白长衫的叔叔。”
她歪了歪头,神情疑惑:“他好像在看娘亲。”
【作者有话说】
晚上十点和凌晨两点左右,还会掉落新章[狗头叼玫瑰]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