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3/3页)
重甲兵行动不便,在雍军阵里不能像在自己阵中时那样任意加速,一旦让人围住,便顿显笨拙,但仗着兵甲之坚,一时倒也有恃无恐。
然而仓促间没有撤走,雍军步兵便压了上来,手持着长刀大斧,不需靠得太近,长刀一卷,便斫断马腿,重甲兵坠马落地,因着盔甲沉重,许多人一时竟想站站不起来。
雍人手中大斧,像是专为他们、专为今日准备的。寻常作战时,因为太过沉重、挥动不便,影响行军速度不说,战时又容易误伤自己,像这样的兵器极少会在战事当中出现,但今日几十上百面大斧竟忽地推出,砍在倒地不起的重甲兵身上,马上便让他们身甲俱裂。
即便甲胄一时完好,但甲胄后面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让这样的大斧砸中的人,无不口吐鲜血,非死即残。
这一仗足足打了半日,狄庆押上了百战必胜的法宝和一大半的精锐,绝不肯为一时受挫而退,陆宁远却也同样死战不退,即便步骑各自都已损失大半,仍不肯显露败相,也没有给狄庆半点撤出重甲骑兵、反败为胜的机会。
一直到了夜里,终于是狄庆承受不住,担忧再拖下去,宁陵一带的雍军也要回援,只好命人断后,头也不回地向后撤走。
事后他想,当看见雍军眼睁睁瞧着自己前军的同伴顷刻间变作肉泥,却没有惊慌失措、军心摇动之时,他就已经应该撤走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再来一百次,再换一百个人在这儿,当时也绝不会想着鸣金收兵。
可是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为今之计,只有等元涅的援军从山东开到,再做殊死一搏!
即便如此一来,山东恐怕便要落入雍人之手,可现在已经无法瞻前顾后,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现在无论是他,还是朝廷,每一个葛逻禄人都清楚知道,陆宁远不除,别说是尽取雍国之地,恐怕连现有的疆土都难保全!
唯一可作安慰的是,陆宁远虽胜,却也是惨胜如败,中军精锐死伤这么多,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他喘不过这一口气。等元涅一到,这仗还有的打。
接下来的时间,狄庆不住调军,既要防止陆宁远反扑,又要防止他金蝉脱壳,忙得晕头转向。手下人来报,说曾图死后留在军中的一双儿女临阵脱逃,不知所踪,狄庆听说之后,也连眼皮都没有抬上一下。
旁人问该如何做时,他想也没想,没好气道:“老曾不是还有一个儿子留在长安么?宰了!”
却不知此时,曾永寿、曾小云二人却是逃入了陆宁远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