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九四年 国家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第2/3页)

到今年,抱有这种想法的也不少。

但也有很多人转变了想法,倒不是因为她成为厂子的第二大股东了,而是想跟她搞好关系,以便把亲戚朋友甚至子女安排进宝贝星球工作。

他们心里当然更愿意把人安排进信德电器,虽然这两年下海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还是求稳定,觉得国营厂的铁饭碗最好。

信德电器虽然进行过股份制改造,但并没有像改造前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变成新厂长的私人厂,现在仍是国有经济占大头,是国营厂。

又因为厂子效益越来越好,职工的福利待遇也在逐步提高。

稳定,收入也高,给亲戚朋友安排工作另说,但在子女择业上,他们肯定会优先考虑信德电器。

可也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信德电器越来越难进,现在又不比以前,接班条件越来越苛刻,就算当父母的愿意让工作,子女不符合招工条件,也是会被刷下去的。

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份工作,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打上了把孩子安排进宝贝星球的主意。

去年这时候叶薇还在夜市摆摊,当时她也招过人,但大院里没人看得上这工作,应聘的人都打了其他主意。

如今宝贝星球规模虽然仍比不上信德电器,但也开了好几家连锁店,在私营企业中规模不算小了。

而且宝贝星球举办的比赛在沪市电视台直播过,拍摄的广告现在也还在电视上播,远的不说,至少在沪市名气已经很响。

去这样的单位上班就算比不上国营厂,肯定也不会丢脸。

何况宝贝星球的工资待遇据说很不错,也不像有的私营厂什么保障都没有,公积金和社保都是正常交。

因为心有所求,他们上门拜年都提了不少东西。

叶薇倒宁可他们什么都不拿,这样带着东西来,她可不敢收。

虽然私企没有国企那么多规矩,她是公司老板,就算收了大家的东西,也不会触犯什么法律。但拿人手软,她接了东西却不给大家办事,肯定要招人恨。

要是这些人的子女或者亲戚朋友能力没问题,不用送礼她也愿意招,但如果有问题,她何必为了一提吃的喝的,把麻烦招进公司?

于是接下来几天,叶薇更加早出晚归。

刚好宝贝星球开店了,因为过年舍得花钱带孩子来玩的顾客很多,四家店每天都爆满,而店里人手有限,接待压力很大。

她过去搭把手虽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至少能缓解一下单店的接待压力。

这一忙,就忙到了正月十六,各店员工正常上班。

去年的几波宣传效果明显,虽然今年沪市多了好些同类店铺,但开学后宝贝星球的客流并没有减少多少,接待量依旧每天爆满。

所以员工虽然都回来上班了,但招人仍在继续。

招人也不仅是因为各店本身人手不够,还有部分原因是苏杭两地分店开业后,叶薇打算从沪市四家店抽调一部分员工过去。

过完年,苏杭两地四家店很快复工。

叶薇开第一家店时因为没有经验,这个没经验,不单说的是她,还有负责游乐设备生产的宏达玩具,以及另外联络的装修团队。

他们都是第一次打造儿童乐园,所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正常两三百平的店铺,装修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月,但宝贝星球的第一家店从设计到开业,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而到三家分店装修时,装修团队虽然是焦平新组建的,但因为总店装修时他可以说全程参与,所以分店装修的速度快了很多。

这次苏杭两地分店装修,叶薇也是找的他,速度又更快一些,顺利的话到四月份,四家店就能陆续完工。

苏杭两地的分店,在本地招人肯定最方便。

但宝贝星球在这两个地方没有驻扎的分公司,不好在当地招人搞培训,而宝贝星球的游乐设备,有些需要手动打开,注意事项也多,需要有经验的员工。

再就是四家分店的店长副店长,还有各小组的负责人,叶薇不打算直接在本地招,而倾向于从现有店铺中选人。

这样现有店铺员工看到晋升机会,以后才会更努力更多,而且这也有利于公司建立起完整的晋升制度。

现有店铺员工,当然不是都愿意去苏杭两地,尤其是很多土生土长且已经有家庭的本地人,并不怎么愿意动。

但一百多名员工中,本身就是外地人多本地人少,外地人对沪市归属感没有那么强,愿意去苏杭的人不少。

而且本地人中,总有看中事业多过其他,想要往上爬的,所以选人并不难。

难的是怎么招到更多人。

过完年,首都和羊城四家店也要装修,如果顺利,估计暑假前能开业,到时候又需要大量人手。

而且今年叶薇不止计划开这几家店,沪市市场还没有饱和,可以她打算再开两家店。已有分店计划的城市,店铺开起来后要看情况,继续增加开店计划。暂时还没有筹备分店的,也要去了解市场,做好开店计划。

不止店铺缺人,公司总部也缺人。

今年她打算把设计部门运营起来,多和几家工厂谈代加工,店里卖的童装和玩具,她希望都能打上宝贝星球的商标。

但设计方面的人才,比店铺员工更难招。

为了招到更多有实力的设计师,叶薇双管齐下,一方面和高端猎头公司合作,请对方帮忙联系挖人,一方面想办法打通高校关系,和他们签下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同时,她开始增加电视广告投放力度。

随着宝贝星球规模渐渐扩大,叶薇越来越能体会到知名度的重要性。

宝贝星球第一次上电视前,叶薇在和高鹏这样濒临倒闭的百货公司经理面前,都无法掌握主动权。

蹭上第七百货的热度,上了一次《新闻透视》后,形势就从她求百货公司,变成了百货公司求她。

宝贝星球举办海选比赛前,叶薇想和本科院校合作,接收大学毕业生,学校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根本不搭理她。

上了省级电视台后,她再让人联系沪市本地的院校,大多数人都愿意见面详谈,而她也如愿和他们签下了毕业生定向分配协议。

猎头公司那边也一样,有些设计师相较于薪资,会更在意公司规模。

宝贝星球规模虽然不大,但举办过海选比赛,还上过电视台,这些履历摆出来,设计师就知道这不是无名公司了,除非不想跳槽,否则大多愿意谈一谈。

于是三个月不到,宝贝星球的设计部就多了好几名资深设计师,各设计美术学院分配来的实习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