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事业红火 印花税上调的规定是今天新鲜……(第2/3页)

她忘掉谁,都不可能忘掉摇钱树。

不过,叶薇之前对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上心,毕竟她忙,投资又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她没那么多时间去打听陈霁云的情况。

她也不敢随便打听陈霁云这个人,弹幕上这么多人看着呢。

虽然根据弹幕透露的信息,发布弹幕的人可能生活在近百年后,到那时候,她少说也有一百二十来岁,说不定早就死了,就算被弹幕背后的人察觉到她有金手指,也没人能把她抓起来解剖做实验。

但万一呢?

这世上又不是没有百岁老人,而且以后科技会越来越发达,说不定会有科学家研究出延长生命的办法。

她有钱,要是想活下去,肯定会想办法。而从弹幕出现到现在,叶薇从来没有看到有人说她已经死了。

所以叶薇认为,她是有活到一百多的可能性的。

既然如此,她当然要小心点,以免给未来的自己留下祸患。

而她和陈霁云虽然有交集,但她知道对方名字是因为弹幕,现实中没有跟对方互通姓名。所以她贸然去打听陈霁云,肯定会引起弹幕的怀疑。

弹幕上本身就有人怀疑她有金手指,真这么干,等于坐实猜测,风险太大了。

好在弹幕说过,叶薇投资陈霁云的时候,他公司做的游戏已经小有名气。所以叶薇像找到他,并非只有拿着姓名去打听这一条路,通过游戏也是有机会的。

但因为不知道陈霁云开发的游戏叫什么名字,所以叶薇只能大海捞针,多留意市面上出来的游戏。

又想到她光留意,却一点玩的兴趣都没有,看着会有点奇怪,所以叶薇时不时会买一份感兴趣的游戏光盘回去玩。

别说,游戏是真好玩。

一段时间下来,寻人进度为零,但叶薇已经有了玩物丧志的趋势。

工作倒是没落下,她这点自制力还是有的,但和杨征明的约会已经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从逛街吃饭看电影,变成了坐在一起打游戏。

她都快忘记自己为什么开始玩游戏了。

倒也不是没有收获,弹幕见她这么沉迷游戏,自发为她后来投资陈霁云找到了理由,并给出了更多信息。

即陈霁云的公司叫云端,让他公司起死回生的游戏叫《西行记》,游戏具体内容弹幕没说,但叶薇猜测可能是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背景制作的。

另外,游戏发行时间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具体哪个月,弹幕也没有说,但透露了游戏发行后迅速在年轻人中爆火。

得知这些信息后,叶薇考虑过要不要直接联系陈霁云,但想想还是算了。

因为她现在没有了解陈霁云公司的渠道,贸然联系对方说想投资,在弹幕背后的人看来应该挺奇怪的,

既然弹幕说她是在《西行记》小有名气后,才投资云端这件公司的,那不如等到时机合适再说。

虽然通过弹幕知道了陈霁云公司叫什么,但叶薇对游戏的瘾下去得没有那么快,六月基本是在白天工作,晚上游戏中过去的。

六月份的最后一天,叶薇熬了半宿。

倒不是因为游戏,而是港回归仪式在这一天深夜,到次日凌晨举行。

尽管他们这些普通人参与不到这样的国家大事中,但这天晚上兴奋的人不少,叶薇住的这小区,就有不少熬夜观看仪式直播的。

仪式从十一点四十二分开始,先是英方降旗,然后到了零点,国旗和港城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开始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

刚开始,音乐只从电视流出,但很快,合唱从四面八方响起。

叶薇本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感性的人,但听着听着,也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听到领导人致辞时,更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一起观看直播的杨征明和叶兵也有些动容,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还算克制的,领导人致辞刚结束,小区外面就响起了“祖国万岁”的欢呼。

还有人在外面放鞭炮,值夜的保安听到动静,赶紧前来制止。

但放鞭炮的人很上头,说他这鞭炮是为了国家主权完整而放,保安制止就是不爱国。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保安有点扛不住,直到被鞭炮吵醒的人起来争论,说规定市内不许燃放烟花炮竹,他藐视法律法规,才是不爱国。

看完直播,又看了一场热闹,叶薇等人自然睡得很晚。

第二天醒来,喜意还未散去,市里不少店铺借着港城回归的噱头搞起了活动,宝贝星球不能免俗,也蹭了波热度,办了三天活动。

港城回归虽然热闹,但对内地经济的影响不大,而受到初现端倪的金融危机影响,进入七月后,股市继续萎靡不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德电器股价想大涨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也没有大跌,一直在每股三十上下打转。

和有些股票比起来,信德电器股价算是□□的,但经历过股价五十多的人,看到三十上下浮动股价,心中难免感到焦虑。

所以股价下跌后,信德电器职工中卖股票的不少。

叶薇虽然通过散股卖出买入赚了一笔钱,但和持有员工股缩水的价值比起来,这笔钱实在不怎么多。

所以股价大跌,她的心态虽然比大多数人更平和,但要说完全不在意,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好在股市萎靡,她的事业却很红火。

动画片带来的热度虽然没有春晚那么高,也没有像电视剧植入一样,带爆某一件单品,但它带来的热度很持久。

而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动画片数量少。

根据资料,去年内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数量多达八百部,且这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而制作的动画片,数量不过几十部。

虽然进入九十年代后,引进的动画片数量持续增加,但最多也就十几二十部,加上内地生产制作的,去年播出的动画片总数,可能连电视剧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播出的少,收视率高的就更少了,算上引进的动画片,去年播出后算得上火的动画片两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而这些爆火的动画片中,从日本引进的比内地生产制作的多。

原因很简单,能被国内电视台关注到并引进的,基本都是在日本播出后,反响比较好的作品。

反响好,就说明动画片好看,虽然国情不同,但大家看动画片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虽然国情不同,但一部动画片好不好看,观众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引进动画片能在日本播得好,在国内的播出效果自然也不会差。

但日本本身就比国内要发达,动画片的制作成本相对高一些,引进的动画片在日本又播得好,版权费用肯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