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爹爹别怕,平安来啦!……(第2/2页)
因为家境优渥,生活铺张一些也无大碍,刻意装穷反倒招人笑话。
那些清贵的书香门第则全然相反,他们的财富起源于功名,在家乡可以侈靡奢华,一旦到了京城或任地,多半以克勤克俭、朴拙清贵的形象示人。
许多事,平安都能听个似懂非懂,陈老爷却显得一窍不通,一家人在商议今后的发展大计,只有陈老爷忙着给状元周边做编号。
“祖父,祖父……”平安拽拽陈老爷的衣袖,小小声的问:“您收藏我爹的汗巾子做什么呀?”
陈老爷道:“不懂了吧,万一你爹做到首辅,这些东西可就价值不菲了,等他百年之后,即便家道中落,后世子孙将它变卖了,也不至于挨饿受冻。”
平安:……
这真是一项很小众的投资哈。
他已经可以想象出几百年后,这座祖宅开发成为“陈琰故居”,这些带着编号的家什儿陈列在堂屋两侧的玻璃柜里被游客拍照打卡的场景了。
他常常思考为什么祖父活了五十年依然能保持天真无邪,或许有些人的人生就是这么一帆风顺,小时候靠父母,长大了靠媳妇,老了靠儿子,死后还打算变卖儿子的周边……
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比他这种明知老爹会成为奸臣,还要眼睁睁看着他走上仕途的小朋友,活得快活多了。
世道不公啊。
平安照照镜子,觉得六岁的自己,远比四岁的时候老了很多。
……
到了三月底,天气转暖,家里就开始准备衣物,采买用品,打包行李。
赶上一个休沐日,陈敬时把平安叫到学堂去,拿着书本圈出要读要背的内容,一字一句细细叮嘱——给他布置路上的功课。
平安瞪着大眼睛盯着他看。
“看我干什么?看书。”陈敬时又为他讲解句读和训诂。
平安低着脑袋抗议:“船上看书伤眼睛,还会晕船。”
“那就找个不晕船的读给你听。我会写信给你爹做好交接,别打量大人好糊弄。”陈敬时又道:“看书干什么?看我。”
平安:……
“以后我不能时时盯着你,不论跟谁读书,都要打起精神来,勤勉一点,要是被我知道你偷懒,撵到京城去揍你。”
平安咯咯笑了几声:“那我想你的时候就故意赖床,你是不是就能去京城看我?”
陈敬时听了这话,竟觉得鼻翼发酸,一年多朝夕相处、悉心教导,他不但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还更坚定了打死不能生孩子的决心……
他板着脸道:“别嬉皮笑脸的。”
“您也太急了些。”平安道:“我离科举至少还有十年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陈敬时道:“没有十年寒窗的积累,你爹能中状元吗?”
平安的表情,好像被人捅了一刀。
装好书箱离开学堂时,陈敬时叫他再拜一拜孔子像。
平安摇头拒绝:“不拜了。”
一点也不灵!
说完,一溜烟跑没了影。
片刻又折返回来,倒是给他磕了个头,还没等他说话呢,再次跑没了影。
陈敬时嗤的一声笑了:“这孩子。”
……
隔日,林月白就带着平安、曹妈妈和一儿一女、九环和陌露,并几个可靠的男仆,辞别祖父母、小叔公和一干送行的亲戚,乘客船一路向北。
仲春暖湿的南风推动船帆行驶在宽阔笔直的运河上,又快又稳,还真不耽搁平安看书。
可他不能总看书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看一刻钟的书,总得玩一个时辰休息一下才合理。
林月白倒不在路上管他,由南到北车马劳顿,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坚持到目的地,没有晕船,没有水土不服,已经很让人省心了。
非常完美的一段旅程,如果忽略晕船的阿吉的话。
帆快橹疾,平安抱着虚弱难受的阿吉来到甲板上透气,想到远在京城官运亨通的老爹,巴不得长出一双翅膀。
忽然见客船穿过了一座巨大的木桥。
“是万宁桥,”阿蛮道,“大奶奶说看到这座桥,就快到了!”
平安张开眼,看着朝阳笼罩的大运河畔,夹岸荫柳郁郁葱葱,吸一口运河上潮湿的风,目光中带着十足的信念感——爹爹别怕,平安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