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跳棋卖吗?(第2/2页)

平安又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你真的想去?”

“真的。”

平安想了片刻:“我知道了,等我信儿!”

……

自入冬之后,皇后圣体抱恙,缠绵病榻快三个月了,从民间请过几位女医,医术最好的当属清儿的母亲白氏,但白氏以‘调摄求子’为由拒绝进入太医院。

出于种种考虑,国朝禁止内外命妇、皇亲国戚以外的孕妇进入大内,白氏又只有一个女儿,“调摄求子”就是调理身体准备生孩子的意思,随时有可能怀孕,理由恰当且充分,谁也强迫不得。

原配夫妻毕竟有感情,皇帝散朝之后便让刘院正到东暖阁来,面带愁容,仔细询问皇后的病情。

刘院正的回答,连病征都有出入,这也在皇帝的预料之中,常言道“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说的不是医者挑拣病人,而是治疗妇人的难度更大,出于礼教束缚,妇人对医者描述病情总会遮遮掩掩,出于男女大防,也难以直观地望闻问切。

皇帝又问了征召女医学生的进度,刘院正更加汗颜,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皇帝的脸色便不好看了。

恰好皇帝还想着东华门外摆摊事件,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也没仔细问问缘由,刚刚腾出一点时间来,让人传过口谕,叫珉王和陈平安来乾清宫回话。

平安进门一看,登时在心里笑了,刘院正也在啊!

他当着皇帝的面就跟刘院正攀起交情来:“刘伯伯,显微镜很有趣吧?”

刘院正客气地颔首笑道:“很有趣。”

“真巧啊,我朋友也觉得有趣,这是她画的洋葱细胞图。”平安说着,将一张稿纸交给吴公公,却是一脸天真地对刘院正说:“她想投考太医学,可她没学过《女诫》,刘伯伯,《女诫》是讲妇科的医书吗?”

皇帝听罢果然皱眉:“什么《女诫》?”

刘院正汗都下来了,期期艾艾地辩解一番:“此举仅为考教女子学问,绝无打压排斥之意。”

“胡闹。”皇帝脸色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皇后为一国之母,尔等为她征召女医,还存着排挤打压的私念不成!”

刘院正扑通一声跪下,迭声告罪。

皇帝敲打他几句,便让他滚回去再拟章程,刘院正麻溜儿地滚了。

吴用立刻奉上参茶,让皇帝缓一口气。

看着一脸幸灾乐祸的两个人,那口气根本咽不下去,他瞪了二人一眼:“亏你们想得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太穷啦。”平安一脸认真。

珉王也跟着点头。

皇帝:“……”

这回答朴实得让人无法反驳。

“赚了多少钱?”皇帝问。

“刨去成本,共赚了一千多两。”平安道。

“嚯。”皇帝惊呆了。

一副跳棋只卖一两银子,如何赚得到一千多两?

平安道:“这两天很多人上门求购,争着付定金,我家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他们只会犯愁有钱花不出去,而这些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就是仕林的风向标,想附庸风雅的人都得照着他们的喜好行事。

某种格律的诗赋盛行,就都去学诗赋;跳棋之风盛行,就都去买跳棋。

偏偏最正宗的琉璃珠子,只有卢三江烧得出来,平安又将棋盘分为三中档次,最低一档是普通的松木,售价一两,中等是红酸枝,售价三两,上等是上好的小叶紫檀,售价五两。

中等红酸枝销量最大,其次是紫檀,最后才是松木。

毕竟肯花一两银子买一副跳棋的人,是不在乎多花二两的。卢三江这两天烧珠子烧得浑身冒火花,就差把自己扔进炉子里熔了。

皇帝听着他们的描述,居然觉得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就罚他们跪学堂委实有点不教而诛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朝廷也在寻求各种生财之道,怎么大人赚钱叫正事,孩子赚钱就要被罚呢?

于是他色厉内荏地说:“下次要做这种事,提前向朕报备,不许自作主张。”

平安赶紧应着,还戳了戳身旁的珉王殿下。

珉王却问:“听说父皇将唯一一副跳棋献给了太后?”

皇帝道:“太后久居后宫常觉烦闷,给她聊做消遣。”

珉王赶紧从太监手里拿过一个匣子,里面是一副紫檀棋盘的跳棋:“臣给您留了一副。”

皇帝接过跳棋匣子摆在案头,脸色好看了很多——这孩子尽管有些小瑕疵,总的来说还是很有孝心的。

“五百两。”珉王伸出手:“现银还是汇票?不接受宝钞。”

皇帝:??!

“这是帝王特供版,所以要贵一些。”珉王指着棋盘解释道。

皇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棋盘一角刻着一只十分抽象的小火柴龙,还刻着四个字——九五之尊。

平安也没料到机智的珉王殿下居然会想到敲诈亲爹,默默往后退了一步半,他已经很有经验了,这个距离可以有效防止被血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