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业换八卦就像开盲盒……(第2/2页)

纪莘喜出望外:“学生愿意去,开拓视野,增长见闻,总比在庶常馆中闭门造车要好。”

他说完,又觉得十分不妥:“呃,学生的意思是,庶常馆固然好,但……”

陈琰笑道:“有想去的地方,尽可以跟我说,我酌情安排。”

纪莘也不跟他客气:“学生想先去吏部,吏部为六部之首,总揽百官黜陟,可以洞悉整个朝廷的官吏体系如何运作;然后再去户部,学习钱粮民生诸事;再去兵部,学习戎机调遣,边官防务;最后是刑部、工部、礼部。”

陈琰:好家伙……

纪莘也觉得自己的要求太多了,不好意思地笑笑:“学生孟浪了,都听老师安排。”

陈琰笑道:“无妨,这是少年人该有的样子。”

回到堂屋,平安像个猴子似的蹲在榻上,陈敬时正教他作诗,林月白和赵氏拨着算盘对账,计算京城糖坊一整年的盈收,陈老爷差点就帮上忙了。

平安见老爹回来,一脸亢奋地凑过去:“爹,问了没有,他脸上的伤是跟谁打架了?”

陈琰无奈道:“怎么这么爱打听是非?”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平安道:“您告诉我,我晚上多临一篇字。”

陈琰道:“真的?”

“一言为定!”

陈琰戳一口茶,慢条斯理地样子险些急坏了平安。

“放榜当天太激动,脚底打滑摔到门槛上去了。”

“………”

平安咂咂嘴,索然无味。

作业换八卦就像开盲盒,风险大大的。

……

璐王府。

十个孩子围着舅公安德侯叽叽喳喳地说笑。

安德侯虞惇四十余岁,五官轮廓分明,鼻若悬胆,目似朗星,若非鬓角有一抹斑白,说他三十岁上下也不为过,恰因那抹斑白,如寒梅点雪,显出一种别样的韵味来。

一如坊间传闻,虞侯爷“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可惜世上没有无瑕的宝物,这么好看的人竟然是个瘫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人不区男女,大人小孩儿天然愿意接近。

何况璐王七岁时被送回京城读书,只有虞侯一家陪着他一起进京,虽不能经常见面,但毕竟舅甥亲,连带着一窝孩子也很亲。

虞侯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都是他亲手捏制的面人儿,插在草靶子上,做工精致,栩栩如生。

他酷爱面食,还爱看风中起伏的麦田,京郊有个庄园只种小麦,闲来无事就让人抬他去麦田里呆着,麦子熟了磨成面粉,除了吃就是捏面人,一年有多半年待在庄子上跟小麦白面作伴,是个外戚中的另类。

李宪推出他们最新改良的轮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向他介绍轮椅的功能。

四个男孩子将他抬到轮椅上,推着他在殿内走来走去。

这时太监宣一声,璐王殿下到了。

孩子们像被兜头浇了一瓢冷水,迅速地熄灭热情,安静站在一旁。

虞侯爷抱着小老四没撒手,与颓然不振的璐王四目相对,殿内陷入死一样的寂静。

“您怎么进来的?”璐王坐下来:“我这里不能见客。”

“陛下遣我来劝劝你。”虞侯爷语气温和。

璐王抬手打发孩子们出去,又屏退所有宫人太监,满脸焦虑地问:“陛下到底知道了多少。”

虞侯爷悠闲地啜一口茶,评价道:“你像一只惊弓之鸟。”

“舅舅!”

“殿下,稍安勿躁。”虞侯道:“陛下的脾气,若是知道什么,还会这样高举轻放吗?”

“可他对我的态度,分明已经失望透顶了。”璐王道。

“那要问殿下啊,为什么自作主张,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招惹郭恒,把臣的计划全部打乱?”虞侯问。

“我又是为了谁?郭恒已经查到了丁虎,下一步就是你。”璐王道。

“我敢把丁虎抛出去,自然有信心不被牵连,挑起文官和东厂之争,陛下就会授意郭恒大刀阔斧的搞京察,继而把他赶出京城去。”虞侯道:“你倒好,瞒着我对郭恒下手,不能一击致命,反倒养出个陈琰来,陛下为什么突然重用吕畴,转移了科道的视线,让郭恒逃过一劫,你想过吗?”

璐王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