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元鼎三年,张骞病重,虽然有宫中的医者尽力救治,刘彻也赐下不少珍奇药材,但数十年间两次出使西域,奔波劳苦,还是积劳难医。
博望侯张骞,在元鼎三年的夏日病逝了。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拘扣在匈奴数年,还是匈奴政变才逃回长安,在后面的几次征战中,张骞带领汉军寻到水草免受饥渴,功劳不小;第二次出使后又带回了西域各国的消息,还有乌孙良马。
安平富贵的日子才不过了一年,就病重而死,想到此事,刘彻也颇为伤怀,亲口下令为这位博望侯加设祭典以彰其功。
就在张骞病逝后三月,元鼎三年的秋日,张骞之前派去康居、大夏、安息等小国的使者都相继回到了长安,随着他们一同来到长安的,还有西域各国的使者。
在公元前一百年这个时间段,大汉,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大国,听闻汉朝使者说起中原人物风华,这些人少地狭的小国自然是心向往之,各自派了使者带着各种新奇的特产来长安朝见。
刘彻本就是喜欢摆场面的性格,这种万国来朝的荣耀感简直让他上头,于是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使者们与大汉的外交请求,并允许他们在长安内采买物产,将来也可以带着商队与汉朝贸易往来。
可以说,自张骞的第二次出使开始,中原才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官方认可的外交关系。
在此之前,西域各国与汉朝边境当然也有商业文化的交流,但在这种贸易往来有了官方的保护后,以长安为起点的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才开始了一段最闪耀最繁荣的高光时段。
在张骞之后,也有效仿当年的博望侯向天子上书请求出使,“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极力想说服天子,希望能像当年的张骞一样,带着巨量财物和成队的随从,以使者的名义出使西域。
说得花团锦簇,但实际上,这些人只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匈奴断绝,西域通达,他们根本不需要多少随从保护,而索要财物,也不是为了结交各国,而是为了去西域各国买卖物产以此牟利,甚至,以他们汉朝使者的身份,说不定还会在别国或者路上欺负小商人。
这件事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朝廷派人保护着,出差经费官方报销而且极其丰厚,最重要的是,他们只要去外面溜一圈回来,完全可以说那些货物被抢劫了用来交游他国使者了在路上遗失了遇上意外天灾毁掉了......反正没人知道真相。
司马迁便对此事深恶痛绝,认为“此一等妄言无行之徒,无品无才,空耗民财”,不但没有像他们的前辈张骞那样真正交通各国,反而花费不菲。
那为什么刘彻却都允准了,并且还在国库不太充实的情况下给了他们一大笔钱财物产让他们去出使呢?
这就是刘彻的锅了。
刘彻这人吧,喜欢排场,太虚荣了,那些前去游说的人“极言见闻,以荡上心”,能有胆子有脑子谋划出使的人,这口才一定不错,给刘彻画画大饼,描绘一番西域各国对大汉俯首称臣万里朝贡的美妙情景,这傻子还真被忽悠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盛的处理方式就略显粗暴,他直接蹲在未央宫大殿上,来一个,打一个!单纯地想出使,可以,想要点随从护卫,也可以,想要点资金支持,只要不过分,也行。
但只要狮子大开口,直接就是一巴掌呼上去把人扇到地上,然后翅膀一挥,门口的鹰扬卫非常听话地进来直接把人抬走。
刘彻看了一会儿鹰鹰漂亮大翅膀的伸展运动表演,试探性地表示,那啥,其实出使这个活儿还是很费钱的,要么多给点也行......
然后就被大金雕狠狠瞪了:你钱很多吗?!是谁之前穷得夜里睡不着觉把鹰摇醒去外面遛弯啊?!出使又不是什么必须活动,干嘛花费这么多!他们要的钱和张骞都差不多了,凭什么?!人家张骞那会儿可是千辛万苦绕过匈奴去西域的,一不留神命都没了,他们现在顺顺当当就能过去,还敢要这么多人这么多钱?!你被忽悠瘸了,鹰鹰可没有!
李盛冲着铲屎官亮了亮爪子威胁,然后直接蹲在了刘彻的桌子上,把皇帝挡住,继续审核这些申请人的资质和诚心是否达标。
最后,来了八个,只有两个人没被扇,一个是位商人,是真想出去做生意的,只是怕没个身份不被理会,害怕被人欺负抢了钱财害了性命,故而他想要个使者的身份,一应随从护卫货物钱财,人家自己可以承担。
另一个则是张骞的追随者,家境豪富,是关东一位大商人的小儿子,最喜欢跟着商队到处跑,如今想出边境去西域看一看,见识一番,顺便为家中的买卖出去探探路,据说中原的茶叶、成药、还有瓷器丝绸在西域都能卖出高价,他家里就是大茶商。
刘彻赐予了这两人使者符节,勉励一番。
等鹰走了,刘彻继续看奏疏,过了一刻钟,卫青进宫来觐见,回禀边地屯兵抽调回乡之事,两人把正事儿说完,刘彻就开始和卫青描述刚才大金雕的凶悍霸道。
“......阿青你没见着,阿曜就蹲在朕前面,把朕的脸都挡住了,也亏得那些进宫求见的人懂规矩胆子小,一直都没抬头看,不然,都看不到朕的正脸,多不像话啊......”
正说的情绪上头,耳听得外面一阵翅膀扑腾着落下来的稀碎声响,刘彻立马闭嘴。
看到大金雕飞到后殿去了,刘彻若无其事地叫春陀:“昨日贡上来的柑子不错,赐给大将军两篓,还有皇后宫里昨日新制的梅子姜,你带两匣子回去给平阳。”
李盛回后殿抓着一个大包裹出来,里面是卫皇后给刘据做的一件裘衣,刘据上个月就出去游学了,这阵子在甘泉宫附近,他打算去带着鹰扬卫过去看看待几天,顺便把衣服带过去。
临走前经过前殿看到卫青,大金雕在桌上短暂停留,亲昵地蹭蹭卫青的手臂,然后转头打算跟铲屎官告别一下,但是,嗯,大金雕歪歪头,总感觉刘彻这个剥果子的动作有些奇怪,有点儿刻意,他不是一向嫌弃这种川红橘果皮太厚,果肉也不够甜,只是摆着好看,一向不爱吃的吗?
众所周知,人在尴尬或者心虚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搞点小动作来遮掩。
大金雕狐疑地看了铲屎官一眼,算了,急着走,不管了。
看着大金雕飞走了,刘彻很嫌弃地把手里的川红橘一扔,旁边的春陀立刻递上来热手巾伺候擦洗。
卫青看得心里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