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08(第3/3页)
两人在楼下遇到了当时负责跳楼案的分局张警官。
张警官年纪不大,此时这个案子需要配合调查,他的神情有点紧张。
张警官一边带着他们乘坐电梯上楼,一边急切地问:“贺队,这案子不会被翻案吧?我们当时核对得很谨慎,屋子里只有死者一个人,还有邻居的目击,是自行跳楼没有错。”
如果案子出现错漏,分局从上到下都要背处分,这让张警官的压力有点大。
贺临连忙安慰他:“不会,死者的确是自己跳下去的。我们现在想要核查的是她的动机,了解她的心理状况。”
这个回答让张警官稍稍安心了一些。
张警官道:“我今天没案子,可以和你们一起核查,如果有什么新的情况,也方便再补充记录。”
贺临解释:“我们是在查一起失踪案的线索,这个案子只是关联案件,如果发现了其他的隐情,你们可以优先处理,进行上报。”
听了他的话,张警官松了口气,脸上的紧张神色缓和了不少,他给他们打开了房门:“那还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贺临道:“麻烦约下死者的室友,我们再问下口供。”
走进屋子,里面被简单打扫过,白染的亲人也过来收走了遗物。家具上落了一层薄灰,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时,尘埃在空气中肆意飞舞。
贺临有些东西想要亲眼确认,他的目光在屋子里缓缓扫过。
这房子是两室一厅,非常通透,房型的特点是有个挑高的巨大阳台,而且是没有办法封闭的那种。
阳光灿烂的时候,这种环境让人心情舒畅,可到了阴雨天,那个巨大的阳台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巨大漩涡,仿佛在无声地吸引着人走过去,给人一种莫名的不安感。
贺临的眉头微皱了一下:“有抑郁倾向的人,不应该租这样的房子。”
白染所住的房间是一间主卧,也有一面大大的窗户用来透光。
黎尚走过去拉上了窗帘,那窗帘是特别定制的双层隔光帘,帘子和墙壁的交接处还有磁吸扣。
一旦拉上以后,整个室内的光线顿时就暗了下来。
贺临走了几步关上了门,环境顿时变得宛如黑夜一般,只能靠按亮手机或者是开灯照明,基本无法断定是黑夜还是白天。
在这样的黑暗空间里,时间似乎也失去了意义,一切都变得混沌一片。
片刻之后,贺临又把窗帘拉开了。
阳光重新洒进屋子,让刚才那压抑的氛围瞬间消散。
黎尚在屋子里拍了几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这些关键信息。
贺临道:“如果白染的那条朋友圈所说的朋友就是唐言硕的话,那他应该不止做了这些。”
“更换窗帘是在过年以后。”黎尚对照着微信记录,“可能他还操作了白染的手机,比如调成了静音,改变了设置。”
贺临点头表示赞同:“白染的手机因为坠楼碎裂不可恢复。在坠楼之前,她一直在服用药物,考研复试前因为紧张,药量有所增加,药物也会对她造成影响。那些药物直接作用于脑部神经,嗜睡和失眠都是常见的副作用。”
说完这些,贺临转身去了客厅,他的目光忽然停住,紧紧地盯着墙上的钟。
黎尚跟着他的目光抬头去看:“7点45分……”
这应该又是一处决定性证据。白染死前因为情绪激动,砸碎了客厅里的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墙上的玻璃面时钟,钟面碎裂,时间也跟着停了下来。
贺临道:“那天的复试八点半开始,邻居在九点四十分左右听到了她的哭声和尖叫声,白染于当日九点五十左右因迟到缺考跳楼,为什么钟的时间却会停在7点45分?”
黎尚顺着他的思路分析:“有人为了让她的生物钟紊乱,故意把客厅里的时间调慢了。这样她在考试前看时间,总是觉得时间未到,可是其实已经迟到了。”
两人走上了阳台,看到了白染跳下去的地方,风迎面吹来,带着一丝寒意。
从上往下看去,高度让人产生了眩晕感。
女孩当时就那么毅然决然地翻过了半人多高的玻璃护栏,随后直坠楼下,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美好的生命。
黎尚又问:“不过贺队,我还是不能理解,虽然这个考试很重要,但是在整个人生里,必然还有别的机会,为什么她会选择跳楼?”
贺临道:“我仔细研究了白染的人生经历,她出身于一个高知家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竞赛获奖,考试第一,就这么一路上了大学,她是去年的应届,专门搬出学校复习准备考研。”
“她不止一次在一些朋友圈还有签名上,表明自己对考试志在必得,她甚至安排好了自己今后的人生。她的家人和朋友,也早已把她当做一个准研究生来对待。”
说到这里,贺临的语气一转:“不过,阳光和自信只是表面上的,其实她需要苦读才能够维持成绩。这么多年里,她一直处在高压下,双相情感障碍越来越严重。骄傲的她不容失败,更加无法接受,错过了考试时间这种低级错误……”
“可以说,考研迟到这件事,成为了她的人生污点,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发现了真相的瞬间,也就是她被摧毁的瞬间。”
说到这里,贺临轻声总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伤:“她可能无法原谅自己犯下这种错误。”
这个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两个人在房间里,把所有遗留的细节仔细检查完,贺临把钟小心翼翼地拿了下来,套入袋子放在一个纸盒里,准备回去以后让物鉴人员进行检查。
他的动作小心翼翼。
黎尚帮他托着纸盒,低头看向里面的钟:“上面会留下指纹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贺临坦言,他摘了下手套,“计划周密的凶手,如果时间充足,可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带回去检查一下。”
两人心里十分清楚,警方探案不是侦探推理,不能只讲逻辑和所谓的真相,如果唐言硕真的是导致白染坠楼的“凶手”,最难的是找到实际的证据。
越是遇到这种情况,越是不能放弃细微的线索。
随后贺临叹了口气道:“如果唐言硕为了排除竞争对手,处心积虑到了这种程度,那连轩被害的可能性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