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14(第2/4页)

“就算是我念了博,我也依然是个穷光蛋,被导师当免费的劳动力,助学贷款都还不起。很快就到了三十岁……我的人生有几个三十岁?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念不完的书,这么活下去,我会早早地猝死吧?也许连猝死的机会都没有。到了三十五岁,我就该失业了。然后作为一个别人口中的失败者,贫困致死。这就是我一眼就能够望得到头的人生。”

施洛辛的脸色苍白,脸上的表情满是绝望。

“只有学校在以成绩衡量一个人的优秀,社会上都在以金钱衡量每个人的地位。我家里没有钱,没有赚钱的资本,没有社会关系,我没有学过一门可以糊口的简单手艺。”

“我所学的专业是搭建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高屋建瓴,并不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在无人需要时,一文不值,毫无意义。可以说,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是在南辕北辙。”

“我想要过好的生活,想要买房买车,想要结婚生子,想要过得像是普通人。可是,根本就做不到啊。”

“甚至我回乡去,可能还不如我那帮没有考上高中的同学挣钱挣得多。”

他说到这里,抬头望着空荡荡的自习室:“这种每天学习的日子太苦了。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是这间自习室,每介绍一个人办年卡,就有三百的提成,我一边赚着这份钱,一边鄙夷唾弃我自己。”

“当初考上大学时,我就曾经有一种错觉,我以为我的人生圆满了。可后来我才发现,那种快乐不过是个假象,我还需要更努力去学习,才能找到工作。后来我发现,就算我成绩优秀,也不行了,我得考上研究生……可是考上研究生,更是一场美梦。”

他惨笑着,眼睛里浮着泪花,肩膀耸动:“那是别人让我做的一场梦。等梦醒了,我这样的人,就会被打回原形。学海无涯,那片海,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边呐!”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变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无数次的梦回,我都希望我的人生停在那一刻,我刚刚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那是我人生之中的辉煌顶点。”

听他说到这里,贺临好像有点理解了,施洛辛从恒通一中毕业,苦读之下,支撑着他的想法就是出人头地,赚大钱,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他一直也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认为努力读书就可以让他达成这样的目标。

可是这种念头在现实面前破灭了。

随着研究生毕业的临近,眼前的年轻人早就被焦虑与不安包围着,他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可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

想到这里,贺临问:“连轩是你心中的替代品?”

施洛辛的情绪激动了起来:“我来不及了,但是他的时间刚刚好,他是一个我的低端仿造品。他太像我了,也太听我的话了。我说什么,他就会去做什么,我让他和家里决裂,他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家里。我考上了研究生,他也坚定地想要考研,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考上以后会面对什么!”

听了他的话,贺临的心里忽然有些酸涩,他替连轩感到悲哀。

在连轩的眼里,这位救过他,处处帮助他,引领他的师哥,分明是他生命里出现过的光啊……

可原来在施洛辛的心中,他只是一个仿制品,甚至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施洛辛有些烦躁地摇了摇头:“我不值得被期待,我不值得被向往,也不值得被爱。我是一个彻彻底底一无用处的废人。我唯一能做的,能帮助他的,就是杀了他。我来不及了,但是他还来得及。我必须那样做。”

说到这里,施洛辛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仿佛又回到了白玉山中。

.

去年暑假,他在宿舍里救下了想要自杀的连轩,他们两个人曾经走得很近。

那个假期,他偶然翻到了一个帖子,说是白玉山上的那座废庙很灵,于是他叫上了连轩,一起去进山祈福。

两个年轻人一起爬上了山。

那时的他还很自信,一路上给连轩传授着经验,给他指明人生的方向。

“你得和你的家里断绝关系,他们太拖累你了。”

“还有,你需要想办法考研,只有考研读研,你才能继续留在学校里,多读几年书,到时候工作也就好找了。”

连轩看向他,目光里满是羡慕与钦佩:“师哥,我可以考上吗?”

就算是在学校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连轩说话时还是有一点点蹩脚的口音。

让他听了,有点想笑。

“可以啊,只要努力,有什么不可以的。”他鼓励着身边的青年,享受着对方充满崇拜与希翼的目光。

“可是我已经毕业,马上就要离开学校,这里离图书馆又远,去哪里才能学习啊?”连轩有点为难,“我是做兼职攒了点钱,不知道够不够报班,买资料的。”

“没关系,我知道一家自习室,那里的学习氛围很好,我还有不少的资料,可以都送给你。”他微笑道,只要连轩去办自习室的年卡,他就可以多三百元的提成。

他们一起走到了山上,面对那布满了青苔的破旧佛像,弯下腰来诚心祭拜。

连轩问他:“师哥你许了什么愿望?”

他心里想的是,研究生毕业以后一定要找个好工作,但是嘴上却说:“说出来就不灵了。”

他不问就知道连轩许了怎样的愿望,大概是成为一名研究生吧。

他望着眼前的破庙道:“等我们的愿望实现,再一起来这里还愿吧。”

后来,他却和自己梦想之中的生活渐行渐远。

他已经提前两年就开始做找工作的准备,去进行各种实习,去看招聘会,下载了招聘软件,了解岗位需求。

可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

他最初考虑过留校。

他的导师告诉他:“现在想要留校的话比较困难,今年学校的留校名额只有博士生,而且竞争挺激烈的,大概初试有十几个人参加,你要不要考虑再继续读下去?”

他冷笑,就算是通过了也只能做个助教老师,一个月三千多块钱的工资,一年除了教学任务,还要写论文,那些竞争者里还有各种关系户,他拿什么和那些人拼?

他又考虑过进研究机构。

一位在研究院里任职的学姐告诉他:“以前,研究生就可以进来,但是现在不行了,今年我们收到的研究生简历有三十多份,还有国外知名大学回来的。这么多人竞争三个名额,实话说,你的希望不大。我看你是老师介绍过来的,也许能够给你个实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