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2页)

务尔登点头道:“嫂子入宫很需要打扮停当了,弟弟已经着人回府取现成衣裳和绣娘,今晚就给你们赶一身能进宫的衣裳出来,明早正好穿着入宫。”

额尔赫布:“你们家这牛车有些寒碜了,明早我安排轿子,送你们入宫。”

务尔登:“嫂子身边缺少有经验的老嬷嬷,弟弟回头送一个过来,陪伴嫂子。”

额尔赫布:“……”

叶勤忙止住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道:“你们知道太后为什么要召见我吗?”

务尔登:“不是因为风扇赏你的?”懿旨里都说了。

叶勤摇头,道:“非也。内务府和造办处每日能献上多少好东西,难道太后个个都见吗?”

额尔赫布:“你的意思是?”

叶勤:“你们发现没有,五贝勒一直说的是蒙古语,八贝勒也提醒过我,说明日进宫,只‘陪’太后说说‘家常话’即可。”他加重了那个“陪”和‘家常话’这几个字,结合蒙古语,额尔赫布和务尔登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务尔登道:“太后是想召会说蒙古语的入宫说说话,并不是特地为着风扇赏赐你的。”

叶勤点头,风扇就是个幌子,召人说话才是真的。

额尔赫布叹气道:“这可真是,时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务尔登也沉默点头。

可不是吗?

大清入关都多少年了,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别说他们这些满人了,就是住隔壁胡同的蒙古旗人,小辈中会说蒙古语的也寥寥了,叶勤一家还能会说蒙古语,真是罕见的存在了。

就连蒙古包衣最多的国公府,不能适应清语和汉语的,也都被务尔登送回了盛京去看庄子,如今留在府中的,日常更是以说汉语为主,就连清语都不大说了。

奴才都如此,更别说小主子们了。小主子们为了能跟汉人交流,说的最流利的已经是汉语,而不是清语,更加不是蒙古语。

叶勤心里也不住感慨,当年国公府将只会说蒙古语的哈拉嬷嬷一家分给他,他心里是愤懑难当的,谁能想到,如今竟成了他上进的机缘了呢?

还有德亨,他的儿子,他的福星。

按说应该是哈拉嬷嬷一家迎合叶勤,要学着说清语和汉语的,是因为德亨,自从他开始张口学着说话,就一直和哈拉嬷嬷学说蒙古语。叶勤也教过儿子说汉语,但德亨学会之后就算了,仍旧坚持用蒙古语和家里人说话。

努力练习小语种的德亨:教育当然要从娃娃抓起啊!

儿子非要说蒙古语,作为溺爱儿子的父母,也就不自觉的跟着说了。

所以,叶勤道:“你们的好意叶勤心领了,但除非会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否则,我只打算带哈拉嬷嬷一个奴婢进宫。”

额尔赫布和务尔登也无话可说,只能在衣和行上帮着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