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3页)
德亨嘟囔:“我又不傻。”
大家笑了一回,阿灵阿道:“裕亲王欲过继一子延续辅国公保绶的香火,宗人府按例上奏,被皇上给否了。”
说到保绶,德亨眉头一皱,复又松开,叹道:“他是想领差建功,再提过继的事情?”
鄂伦岱叹道:“应该是这样,就看皇上答不答应了。”
德亨:“可是,保泰也只有两幼子,他要是出个好歹,裕亲王这一脉……”
马奇道:“皇上就是用这话否的裕亲王。”
阿灵阿道:“皇上是在为裕亲王一脉考虑,保泰要是坚持,可就太不识好歹了。”
这话引得德亨侧目他。
马奇笑道:“松阿侍卫也请旨出使,结果被他老子给拎回家抽了一顿,听说现在还躺床上下不来地?”
德亨惊呼:“阿尔松阿受伤了?!”
鄂伦岱嘿嘿的笑,阿灵阿白了马奇一眼,恨声道:“裕亲王好歹还有两个种,他小子连媳妇都没一个,就想着插翅膀飞了,老子抽不死他!”
德亨不赞同道:“阿尔松阿又不是不听劝的人,你说道理就行了,怎么能动手呢?你没把他打坏吧?我可跟你说,你把他打坏了我可不依。”
阿灵阿噎了一下,梗着脖子没好气道:“老子就抽了他皮带,还被他给躲开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他以前可不这样的。”
说着,还用眼角余光扫着某人。
德亨哼哼:“那是他长脑子了,学聪明了,你该赏他才是。”又问鄂伦岱:“除了保泰,就没有其他人可选了吗,副使呢,副使和很重要的。”
鄂伦岱道:“我拟了几个人,你们也帮我挑一挑……”
正使副使都挑出来,又将他们商议好的事情拟成条文,第二日鄂伦岱报上去,康熙帝稍作修改,再添上一条“所行不限于俄罗斯国”,组建使团出使俄罗斯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康熙帝没有划掉奏折中的“酌情增添汉人跟随若干”这一句,让德亨暂时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有清一朝组建内务府的好处了,内阁不同意皇帝做的事情,皇帝完全可以靠着另一套执政班子体系将事情给做成了。
而皇帝掌握着整个上三旗的人口和物质资源,内务府甚至有属于自己的包括火器营在内的完整兵种体系的八旗军队,而这些,全部都听皇帝一个人调遣。
在使团组建好,临出发前一天,德亨给这个使团的主要四百名成员开了一个会,提出若干可以干、绝对禁止的包括且不限于出卖国家利益、领土、领民等行为,然后第二日送他们出城。
康熙帝西巡日期和使团出发在同一天,康熙帝点了德亨随驾。
因为他需要德亨给他翻译从伊凡那里意外获得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部分属于伊凡的私属,是用拉丁文和俄罗斯文间歇性记载的,所以,康熙帝需要精通拉丁文同时又通俄罗斯文的德亨为他翻译出来。
德亨不可能在京翻译出来要人送去给康熙帝,要是康熙帝兴致来了想要和德亨讨论怎么办?
所以,德亨只能随驾。
其他工作都能有人替代,唯独这一个,没有人可以替代德亨。
等席文毓学好俄罗斯文,再学好拉丁文,他就可以替代德亨了,但现在还不行。
除了德亨,康熙帝还点了上次随驾春围的弘晖、德隆、富昌、傅宁和福保顺,以及十公主和卓克陀达,以及其他一些宗室女。
康熙帝带上十公主是一定的,谁都知道,十公主的封号已经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指额驸了。
康熙帝西巡的目的除了秋狩,就是考察、联络、施恩于蒙古各部,如果遇到到了年纪以及需要做安排的蒙古台吉和王公子弟们,他会指婚。
所以,每年西巡,政治作为颇多。
此次西巡,十公主的额驸一定会定下来,说不定康熙帝心中已经有了嘱意人选了。
蒙古各部这么多,又没有计划生育,适龄的蒙古贵族子弟肯定很多,十公主却只有一个,但没关系,适龄的宗室女有很多啊,所以,每年西巡随驾车队中,其实很有一部分宗室格格。
当然,你去不去,都不影响康熙帝指婚,毕竟,他手里有玉牒,宗人府会将适龄的宗室女报去他的案头。
至于卓克陀达,有人说是巧合,有人猜是顺水推舟,但总之,皇帝的心意你别猜。
不管怎么说,她被康熙帝看到了,就被点了随驾了。
四福晋每月初一十五或者府上有什么新鲜东西的时候,都会进宫给德妃娘娘请安尽孝。
夏日新鲜东西多,加之春日东南洋船进来的洋货运进京来,四福晋就挑了好些个带进宫来孝敬。
卓克陀达随四福晋进宫给太后和德妃请安的时候,在太后宫里,被康熙帝给看到了。
这也很正常,康熙帝要西巡了,不得来给太后辞行啊,就是不辞行,他也经常来太后宫中请安做孝子的。
卓克陀达学了蒙古语,在太后宫中和老太太说笑话替阿玛额娘尽孝,被康熙帝遇见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啊。
康熙帝是很喜欢卓克陀达的,觉着这个孙女聪慧、勇敢、有活力,看着柔弱,实则心性坚韧,是他们大清的格格。
康熙帝笑道:“卓尔啊,长成大姑娘了,可以四处走走,去看看塞外风光了……”
四福晋是僵硬着笑容回到府邸的,一回府,她就哭的直捶胸口,反倒生母侧福晋李氏,一副尴尬又不知道该做何表情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胤禛也收到让儿子女儿都随驾西巡的皇命了,他心里更呕,儿子女儿都去了,他这个做父亲做亲儿子没被要求去。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要去,西巡当是什么好玩的吗,路上有多少辛苦和将就,他又不是没去过,有那惫懒的王公,都会提前生个病啊、报个灾啊去逃避随驾西巡。
但自己不去,和没被要求去,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还有卓尔,他是想将女儿留在京里的,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长成了,他怎么舍得送去蒙古。
也不一定就是指婚,毕竟皇上只是说去看看塞外风光……
四福晋让胤禛想法子,卓克陀达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她一手养大的,她有弘晖,又有卓克陀达,在依尔哈没出生之前,她就已经儿女双全了,天大的福气,她不想失去女儿。
胤禛想了很多种法子,有几个一定能将人留下,但都败在“不敢违抗皇父命”这一条上。
胤禛叫来德亨,问他有没有什么法子不让卓克陀达随驾去塞外。
德亨踟躇良久,还是道:“不如,您去问问卓尔姐姐,她愿不愿意随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