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第3/3页)
“奴才见他如此,便请他替奴才掌眼,生怕将您要的书册给弄错、弄漏了。”
真不怪宋学清麻爪,《永乐大典》里面一些器械、方物的记载晦涩难懂,他就是个包衣奴才,识得几个字都是为主子服务的,你让他去分辨这些书册,实在是难为他。
从《永乐大典》一重新问世,德亨就打定了一定要将这部大典一字不漏的复印出来的主意,康熙帝不同意,他就往徐元正那里塞自己的人手,偷偷的抄写,然后带出去油印出来。
这就是德亨选择支持徐元正做总裁官的原因,徐元正知道了,就当不知道,他还帮德亨掌眼,别印错了印漏了呢。
如今大半年过去,德亨搭上大量的人手,再加上有徐元正暗中相助,已经将大典里面的书册全部抄完一遍了,抄一遍,就等于复印出来了。
如今的油印技术一再改良,一张蜡纸复印十份已经不是问题,用蜡纸抄一张书页,立刻就能复印出十份来,抄一遍大典,就相当于复印出来十部一模一样的大典,想想是不是很爽。
至于摸上去一手油一手墨,都不是问题,能准确的看清字迹就行。
此次从京中调集人手,以及运送的主要物资,就是这部大典。
不是德亨想将《永乐大典》在黑龙江口藏一份,而是他越来越发现,有些建城、造船、铺路、架桥、手工业制造等基建工程,都能在这部大典里找到原理和方法,这部大典,就是明朝的百科全书。
不对,是全人类的百科全书。
德亨当然要随身携带,以便于随时查阅了。
不过,他私带大典出京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大家都不知道他带来的书籍是《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