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第2/2页)

以前没甚交情,只在堂子、紫禁城这样祭祀、上朝的场合打过照面。

虽然不熟,但见面,天然亲切三分。

更遑论这是在外,算是他乡遇故知了。

德亨算了算,道:“少说也得有七八年了吧。”

觉罗满保:“那可得有些年头了,瞧瞧,从风华少年,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小伙子了,走走,快里面请,老夫已经为你备下酒宴,接风洗尘。”

德亨向巡抚屠沂点头,没看李煦一眼,在觉罗满保的陪同下,去赴酒宴。

像是汪贤增这样的商总和士绅,是没有资格入正席的,只得在偏厅落座。

李鼎落后几步,向李煦禀告道:“父亲,德公爷在堤岸上捡到了几粒米。”

李煦眉头一皱:“怎么如此不小心?”

李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是匆忙间,洒扫的没收拾干净,不过几粒米而已,不打紧吧?”

李煦摇头:“这位主儿可不比旁人,他是如何反应,你细细说与我听。”

李鼎从德亨说的话,说话的语气,面上的态度,以及陶牛牛和芳冰这些贴身跟随的人都详细的、不加私人感情的陈述了一遍。

李煦背着手踱步几下,道:“他这次突然来杭州,恐怕另有目的。”

跟在福州上岸暂停逗留一样,德亨给出的说法是,他要回福山,路过岸口,上岸补给,顺便游玩一番。

德亨是海运总督,杭州是浙江海关总口,也属于他管辖范围之内,他来杭州看看,算是履职尽责了。

李鼎道:“我打听了,他在福州停留,只是去市井间吃了一碗寡妇做的细面,然后就是回满城内吃席喝酒,点了当地大户陈氏一名年岁不大的小少年奏乐雅兴,那小少年在他那里流连到半夜方出,面有朝霞之色……”

“禁口!”李煦喝止道。

李鼎连忙住口,以“满载珍宝而走”做结尾。

李煦道:“咱们珍宝有的是,只要他开口,就怕他要的不是珍宝。”

李鼎:“那会是什么?”

李煦:“你亲自去盯着,让汪家的粮船现在就离开。”

李鼎心头一跳:“还没装完呢,就算连夜装完了,又要运去哪里?总不能真运去山东赈灾吧?”

李煦弯着苍老的脊背,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李鼎,道:“只要不留在杭州,我管他运到哪里去!就算沉到运河底,也不要来报我。”

李鼎被父亲严厉的视线盯的瑟缩了下,又壮着胆子道:“八爷九爷传来话,要咱们敬着供着,听他差遣,就算让他知道了又能如何,咱们也算是他的奴才……”

“糊涂!八爷……”李煦被这个脑子朽木的老儿子气的直捶胸口,但道理不是一时半刻能讲的清楚的,只直接下令道:“你照我说的去做!不要问为什么,更不要做多余的,你听明白了吗?!”

李鼎心下不服,但李煦是李氏的天,虽然他已经是半个家主,但这种事情,还是要听李煦这个整家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