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第2/2页)
德亨传授给他们一些在宫里生存的小诀窍,见他们都听的紧张起来,又安抚道:“你们每一旬都会有一天出宫回府住,我跟你们阿玛也会时不时的去宫里,也能见的着,你们在宫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读书练武,其他的万事都不要管,就能过的很好了。皇后娘娘会照顾你们的。”
弘旦抹了把脸,扯着德亨的袖子期期艾艾道:“哥,你一定要去多看我啊,先生一定会打我手板心的,你多带些药膏去。”
德亨抽了抽嘴角,道:“上书房里的师傅是不会打手板心的。”
弘旦奇怪:“那他们都是怎么惩罚学生的?”
德亨:“最多将你的功课送去皇上那里批改。”
想到雍正帝的黑脸,弘旦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自语道:“那还不如打手板心呢……”
狸奴想的很开,道:“我们又不是皇子,也不是皇孙,只要功课大差不差的,不要太难看就行了。我阿玛说了,咱们要想比皇子、皇孙的功课强很难,但要做到垫底儿,还是很简单的。”
德亨扶额,衍潢你在家都教了你儿子些什么啊。
弘旦还在向德亨确定:“是吗?哥?我功课只要不超过弘历就行了吧?我们这些人当中,就属他功课最好。”
德亨按住弘旦的肩膀,宽慰道:“弟弟啊,你就算次次倒数第一,哥哥也以你为荣。”
你就不要和弘历比了吧。
那是你能比的吗?
弘旦将信将疑:“真的?”
德亨斩钉截铁:“真的,你只要在宫里混上几年,混个平安顺遂,哥哥就很满意了。”
弘旦不服气道:“嘁,小看我,我读书不行,混日子还是有一手的。”
德亨心累,抚摸着他的大脑门道:“哥哥相信你……”
弘旦、永华、永璋、永玥四个是同时进宫的,弘旦带了亲随、也是哈哈珠子陶顺儿,永玥带了内侍小玉,永华和永璋带了他们的哈哈珠子,一行八人,坐了两个马车,送至东华门外,教给等在那里的依尔哈。
弘晖和德亨都没去送。
在箭亭阁楼上,弘晖和德亨两个看着依尔哈带着这八个十多岁的小少年进了西所。
弘晖道:“十三叔近些时日都泡在户部熟悉盐课事务,恐怕皇上下一个要动的,就是盐课了。”
德亨道:“我听说,户科上了‘摊丁入亩’的题奏,皇上多次召见,说不得下一个要动的,是田亩赋税。”
弘晖:“盐课和田亩赋税不相扰,可以同时进行。”
德亨:“希望皇上能顺利。”
弘晖:“田亩赋税是否顺利我不知道,但盐课,如果不和你打招呼,可能不会太顺利。”
德亨:“你是知道的,我已经在台湾、福山、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实践过了,我之新法,能将盐卖的更低同时,朝廷还能收上来更多的课税。两淮盐课已经被我和衍潢打的七零八落,此时,正是改革盐课的好时机。至于天津长芦盐课,大盐商王惠民已经表示,新法从他开始,他无二言。”
弘晖叹道:“一开始,我也以为新朝盐课会是最容易的。但现在看来,如果皇上举棋不定,我怕新盐课会给你带来祸端。”
德亨无所谓笑笑,道:“你是想说皇上猜忌我,不敢实施新盐课,反过来问我罪吧。”
弘晖沉默半晌,道:“可能坐在那个位子上,想法会变吧,我还不是他,我无法共鸣他,更不能置喙他。只是盐课新法就这么废了,太过可惜了。”
德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