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迹与心
清晨八点钟。
林笙蹲在地铺跟前,很为难的看着严轻。
严轻半睁着眼睛面朝她侧躺,是个大清早上半梦半醒的状态。他也知道林笙正在低头盯着自己,但出于对她的信任,他没有动,放任了自己继续半梦半醒。
林笙见了他这睡不醒的样子,倒是感觉挺心安。贪睡也算是“人欲”的一种,而他平日在任性妄为之余,又一直像是人欲淡薄,不说什么,不要什么,除非饿急了,否则吃饭也是个食不甘味的样子。
但他一旦表现出了有人味,她就更为难了。
清晨九点钟。
严轻靠着床尾坐着。他已经洗漱过,但是没换睡衣。林笙又蹲到了他面前,相当严肃的对他说话:“我知道我这么干是得罪你了,可我非这么干不可,要不然我一走出去就心慌,生怕回家一看,你又溜了。”
一边说,她一边从身后那盘成一堆的铁链子中牵出了那带着项圈的一端。
严笙静静的看着她,而她硬着头皮向他伸手,把那个项圈扣上了他的脖子。至于铁链的另一端,则是被她用小锁头锁到了严笙身旁的床腿上。这大床尾部的床腿位于卧室中央,而她已经估量过了铁链的长度,足够他坐上盥洗室的抽水马桶,也足够他走到靠墙那组沙发椅前。
“等会儿我去对老妈子说你在休息,不会有人上楼打扰你。我现在出发去丁生大厦,和老张说完正事就马上回来。回来我就放了你,然后我自己也不再出门了,我在家里守你几天,等马黛琳饭店的风头过了再说。”
说到这里,她歪着脑袋对他察言观色:“生气了?”
他一摇头,带得项圈上的小锁头哗啷一响:“没有。”
她知道自己这行为有点侮辱人,略微有点脾气的都得含恨,可是没办法,她真保不准这家伙会不会马上又跑出去,不但是她,她怀疑连他自己都同样是保不准。
“肯定是生气了。”她嘀咕,起身走到小圆桌前,将桌上的一只大托盘正了正,托盘里是一盘面包和一杯热咖啡,她往咖啡里加了很多的糖与奶。这是她方才悄悄给他端上来的早餐,心里又想着回来时应该再给他带点什么好玩意儿,以抚慰他被当狗拴的痛苦——带什么呢?真想不好,总不能给他带一支白俄乐队回来。
回头看了他一眼,她说:“我走了。”
他支起两个膝盖,双臂向前搭在双膝上:“再见。”
她叹了口气,出门去了。
*
*
林笙赶往丁生大厦,本打算找张白黎速战速决,哪知道她没得着上楼的机会,直接在大厦楼下和老张碰了面。老张本人也颇不孤单,是站在好大一群人中,而这一群人全是丁生大厦内各家公司的职员。
职员们都是斯文人士,早上全爱读读报纸,所以林笙一进人群,就听了满耳朵的时事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昨晚马黛琳饭店发生的大血案。而他们之所以大上午的站在楼下不得上楼,竟也和那场血案有关,说是有个杀人犯从马黛琳饭店逃走,一路逃入了这丁生大厦。巡捕们凌晨追来,如今将大厦前后门都封锁了,正在一层一层的做细致搜查。
张白黎一手拿着一份早报,一手拎着一只保温桶。当着人们的面,他先是热情的对林小姐问候寒暄,然后举目望向楼上,说道:“快了,丁生大厦就是这么几层,巡捕们从凌晨开始搜,就算嫌犯是只老鼠,巡捕也该把它掏出来了。林小姐也听说昨晚马黛琳饭店的事情了吧?”
“呃……听说了……一点点。”
“啊哟,真是吓死人,说是打得就和战场一样,都用了大炮了。”
林笙心想:“那倒没有。”
旁边一人插话:“确实,听说大炮是用大马车运进租界的。”
张白黎很诧异:“那不让人看见了?”
“是运青菜的大马车,大炮外面盖着小白菜,掩盖得好,看不出来。”
“浪费,”张白黎一提自己的保温桶:“我是只有白粥喝,恨不得找点小白菜炒炒吃呢。”
由着炒小白菜,张白黎和周围几人顺便谈了谈菜价与米价。这时楼内出来一大队巡捕,和楼外守门的巡捕会合,正是搜查结束了。
林笙急急的和张白黎上了二楼。进入办公室后,她不给张白黎出门打热水的时间,直接说道:“老张,我昨天和程英德又见了面,接下来就到你上场的时候了。”
张白黎当即招呼她坐下:“讲讲,昨天你和他怎么说的?”
林笙三言两语的讲完了,张白黎一边听一边点头。林笙又问:“天津那边还都正常吧?”
张白黎低声道:“吴连很急迫。他不确定那两个仓库是否已经被日本人盯了上,但他说他现在感觉很不好。你知道他们家,他家从他爷爷那辈起就和日本人对着干,从奉天干到天津,好好的大药厂干倒了两家,论对日斗争,他有祖传的经验。他说感觉不好,那必是出现了什么危机的苗头,只是那苗头太小,他自己都没看出来。”
“那我们得把速度再加快些。”
“是得加速。我们打日本人,吴连凭着国仇家恨,他是愿意冒险帮助我们的,但让他为了这事把命搭上,他还不肯。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他替我们藏了那么一大批药,那……”
不用他把话说尽,林笙已经懂了他的意思。挽着小皮包站起身,她说:“那你做好准备,我争取让你们在两天内见面。”
张白黎看着她:“怎么急三火四的?这就要走了?”
“哪能不急,家里还拴着个人呢。”
张白黎吓了一跳:“你把谁给拴上了?”
“还能有谁?”
“你拴他干什么?”
这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林笙坐下来,给张白黎讲述了一个详细版本的马黛琳饭店大血案。张白黎凝神听到最后,平心而论,他也有点后怕。
“但这也确实不能怪他。”张白黎说:“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西装一穿,钞票一揣,跑跑舞场也是常情,又不是专门冲着血案去的。”
“所以我也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了。”林笙蹙起眉头:“本来打算狠狠数落他一通的,可是到家之后一看他那样子……”
说到这里,她压低了声音:“好像也知道自己理亏,在马黛琳逃命的时候看见地上掉了一串钻石项链,就捡起来带回家要送给我,我没要。”她用左手食指在右手掌心划了一道:“给我项链的时候,满手都是血,他自己却不在乎,好像不知道疼似的,看着也有点可怜。”
“那你看,闯了祸就知道自己理亏,知道自己理亏就要给你赔礼,论心不论迹的话,人家办的这事也不坏呀。当然论迹的话,我们不了解他的历史,不知道他手里有多少条人命,暂时没法判断他的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