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婆婆的敌人是考官 文工团面试(第2/2页)
评委和考官都到齐,一个年轻男孩上台,拿着话筒微笑报幕,像正式的演出一样:“1985届通俗唱法演员招考正式开始,我们军区文工团,首次面向社会招考通俗唱法,从报名的五名同志当中,现场择优,录取两名。”
林雪梅跟现场其他四位互相看一眼,微笑点个头。五个人年龄都差不多,外貌也都挺漂亮,巧得很,还都是女同志。
林雪梅暗暗思忖,赞叹一声,这个年代真是黄金时代。哪个赛道都空着,哪个赛道都缺人才。赛道有的是,缺的是有胆有识敢想敢干的人。
五个当中能录取两个,单说说这概率。
比后世的考公考编,那几百比一的录取率,好得太多了。
而且,这是国家和军队双重编制的文艺团体,在八零年代居然能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可真是。林雪梅觉得这个工作名额,香晕了。
台上年轻帅气的男报幕员面带微笑,接着介绍考评方式:“等所有报名者表演完毕,评委老师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平均分值确定录取顺序。”
林雪梅一听,这个项目策划脑子挺灵活,如果真有机会来文工团工作,倒是要认识一下这位同志,切磋切磋策划思路。
电视上刚兴起这一套办法,他就学到了手。报名者才五个,底下坐了一溜十来个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定,办法又新鲜,也能保证公平性。
报幕员宣布,第一个选手上场,台上台下都屏住了呼吸,提起了精神。
钢琴的琴音优雅清冷,缓缓响起。事先沟通递交过报名曲目,一架钢琴伴奏虽然简单,倒也从容清爽,充分衬托歌手本身的音色。
只是这第一名歌手,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
这位歌手舞台经验丰富,是从地方院团特意奔来的,看来是有一个军装梦。
可惜,她原来是民族唱法,这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现改唱法。时间不长,本身自信有点不足。一个歌手一旦原来定过型,再改路子,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明白的。
她唱了一段主歌,进了副歌,因为不是个寻常的演出,是个重要的招考,台下评委众目睽睽地看着,她越唱越紧张,一紧张,发声方法一下子溜回了老路子。
副歌一进,发声方法、发音位置、口型,一下子,统统切回了民族唱法的路子,在座评委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半路硬改,难办就在这里,改不好就成了四不像。
台上的选手一看评委的反应,心一慌,更加控制不住唱法,勉强把一首歌支撑着唱完,评委都摇了头。
林雪梅听的也是替她叹息一声,转开了眼。
第一位歌手下台,没有回选手席,直接奔了休息室,要单独呆一会儿,平复一下情绪。
第二位歌手上台,把评委听得,又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位是唱的太好了,好到出乎意料。
这位明显是有充分准备的,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也好,有名家的指导也好,显然是比较早就得到了消息,直奔着这个机会而来的,外貌和嗓音条件也比较优越。
林雪梅一看评委们的反应就明白,这两个录取名额,是要被这位叫郭可云的,提前拿下一个了。
剩下三个人,要争最后一个名额。
第三个表演者,轮到林雪梅上台了。
她站到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