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094(第2/3页)

机修厂的同志应该会是修机器的。

他们化工厂的机器一向是分厂维修的,分厂那边得到消息派人过来,只怕要来不及。

宋良往工人指的方向看去,那边果然冒着浓浓白烟。

“走。”

去看看。

阮子柏二话也说,也过去了,冒白烟的地方正是车间核心的地方。

“安全头盔呢?”

“我的给您。”

宋良跟阮子柏都分到了工人给的安头盔,他们进了车间,有其他工人领路,他们继续往里面走。

到了。

设备异常,中心区的分离泵出现了问题,得把阀门关了。

外头。

“厂领导来了吗?”

“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化工厂的人一边说一边等,又过了好一会,厂领导们终于过来了。

“怎么回事,车间不是报修了吗?”厂长问。

车间是报修了,但上面怕耽误生产,不给批。车间的机器三班倒的工作,这才出了问题。

车间主任抹着汗:“还没来得及修。”

这机器一停,生产效率就低了,这效率一低,工人的工资就降了,大家都不愿意。

总工往车间里面走,他去看看。

就在这时,车间里面的浓烟突然变少了,慢慢的,浓烟越来越少,车间内巨大的轰鸣声也停了下来。

“谁在里面?”厂领导问。

一时间安静无声,没人知道是什么情况。

有个工厂举起了手:“是阳市机修厂的同志,我看这边情况不好,就去请了他们过来。”

阳市机修厂,在外省名气不大。

而且跟化工厂比,机修厂不管是规模还是工厂占地都要小一些。

过了一会,被烟熏得乌黑的宋良跟阮子柏出来了。

两人咳得厉害。

过了好一会,才停下。

厂长刚从工人嘴里问出了机修厂同志的名字,正要上前感谢,有一个人抢先一步,那人上前握住了宋良的手:“宋良同志,阮子柏同志,这次的事多亏你们了。”

是化工厂的刘书记。

厂长沉下脸。

刘书记感谢他们,说了一堆掏心窝子的话,还要给立了功的两位同志接风,晚上请他们去家里吃饭,以示重视。

刘书记家。

“曼曼,等会你去食堂跟他们说一声,送点新鲜菜过来。”刘书记的夫人正在叮嘱儿媳妇去准备菜。

丈夫说晚上有客人来家里吃饭。

“妈,是有什么喜事吗?”孟曼轻声问。

“你爸请客,晚上会有几个年轻同志来家里吃饭。”刘书记的夫人看了一眼儿媳妇,“你在厨房里吃一点就行了。”

儿媳妇年轻漂亮,不好太招眼。

孟曼嗯了一声,没有反对。

晚上。

她看到了公公请的客人。

“小宋,小阮,这是我二儿子,这是他媳妇。”刘书记介绍着,“这位是机修厂的宋良同志,这位是阮子柏同志。”

刘书的二儿子叫刘瑞阳,生得高大英武,跟他身边的那个漂亮的媳妇很般配。

“爸,你从哪找的这两人,怎么把我都给比下去了。”刘瑞阳笑着打趣。

他身边的孟曼神情很不对,她的目光几乎全在宋良身上。

宋良!

他不是在铁钢厂吗!

怎么会在这?

孟曼几乎要失态。

宋良看到孟曼亦是一样,他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孟曼,他们一起在苏联留的学,回国后因为理念不合而分开,已经有两年没见了。

他知道孟曼结婚了,但是不知道她嫁给了化工厂书记的儿子。

“曼曼,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刘瑞阳察觉到了妻子的不对劲。

“可能是洋葱熏到眼睛了,”孟曼低下头,“我去厨房用清水洗一洗。”说着便往厨房走去。

宋良收回目光。

他耳边隐约听到孟曼当初说的话:“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学了这么多知识,不是为了去厨房给人当老妈子做饭的!以后啊,你想吃饭就自己做!”

真是物是人非。

转眼就进入了十一月。

红光县,小河支队。

前两天气温骤降,林杨那边被大风刮倒了几颗树,有好几户人家受了灾。杜二不放心,去了苏家。

苏皎月的母病了。

苏母身子骨一直不好,平常胃就不好,吃东西不多,每逢下雨,身上的关节就痛。这次的寒潮来得太猛,苏母就病倒了。

苏皎月这几天一直在家照顾母亲。

杜二给的药也快吃完了。

“你怎么来了?”苏皎月看到杜二,很吃惊,她探出头左右看了看,赶紧把人拉进屋,别让林场的人看到。

“林场这边受灾有些严重,我带了几个人过来帮忙。”杜二说道,“你不要急,我这边都是正当过来的。”

苏皎月松了口气。

杜二穿的还是自己的旧衣服,上次老三寄来的绿色军大衣他没穿,还不到时候。再说了,在大队穿那样的衣服,太扎眼了,回头他在衣服上缝几个补丁,就能穿出去了。

“伯母怎么样了?”杜二往屋里的床塌上看去。

这林场分的屋子不大,一眼就能看到头。屋里光线不好,尽管生了柴火,但是床那边依旧看不清。

苏皎月道:“烧倒是退了,就是吃不下东西。”

正说着。

苏母挣扎着从床铺上坐了起来,朝杜二招手。

杜二赶紧走了过去,“伯母,你是哪里不舒服,回头我去找个大夫给您看看。”这边只有赤脚大夫,杜二倒是有办法请来,就是不知道这边的赤脚大夫医术怎么样。

有没有药。

“……小杜,”苏母这几天发高烧把嗓子烧坏了,声音有些哑,“伯母求您件事。”

“伯母,您只管说,不用求。”杜二握着苏母的手。

“……小二,你跟皎月的事我同意,我这边……没什么要求,只求一点,你以后好好对我女儿。”苏母说一句话喘一口气,“你能办到吗?”

这小杜相貌不差,配得上她家皎月,性子又正直,大队里没有不喜欢他的。

苏母也跟杜二相处过,知道他是个好孩子。

这孩子性子太正了,就怕以后吃亏啊。

唉。

“伯母,我能办到。”杜二猛点头,他盼这句盼了很久了,“等明年我把彩礼备齐,就娶她进门。”

他想了想,“不过,得等到十一月以后了。”

爷爷是十月没的,怎么也得等一年。

苏母怔了怔,许久,她才问:“不能……在年前领证吗,我们不要……彩礼。”

杜二摇头。

这只怕不行。

苏皎月过来,小声对苏母说了杜爷爷过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