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163(第2/2页)
“妈,你在你床头找到了这封信,彩荷留下的。”杜母把信递了过去。
黄姥姥听了,一下子坐了起来,“我瞧瞧。”坐到一边,身体没力气了,直往后倒,杜母赶紧扶住她。
这才稳住。
杜母帮黄姥姥拆开信,递到跟前。
黄姥姥是识字的。
“妈: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您不要为我难过,我太累了,想歇一歇……”
黄彩荷信上说:她不想回五沟大队那个困住她大半辈子的地方,她又爱又恨的人已经不在了,那里只一些让她厌恶的人。
本来,她在宁市守在家人身边,想着后半辈子这么着也能过下去。
可是她被人举报了……
只能回到那个让她痛苦半生的地方……
黄彩荷不愿意这样过下去。
信尾她认真的告诉黄姥姥,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是开心的,解脱的。
信中还提到,希望黄家人帮忙照顾一下她的大女儿,于月莺,那孩子心气高,又不愿意回乡下。希望娘家人还有她姐能看在她的面上,拉拔一下于月莺。
至于小女儿,黄彩荷只说让娘家送她回五沟大队去,跟她奶奶过。
“妈,您别难过,彩荷她……”杜母声音有些哽咽,“走得没有遗憾。”
黄姥姥抹着脸上的泪,“当初我就该让你爸把她关起来。”哪都不让去。
在家关着纵然会恨他们,可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五沟大队。
于月娥被送回来了。
送她回来的民警同志跟大队说了于月娥的情况,黄彩荷去世了,现在于月娥无父无母,只能让亲戚养着。
除了于奶奶只有于大伯了。
于月娥死活不肯跟于大伯一家生活,最后只能交给于奶奶。
至于于强留下的屋子,于月娥跟于奶奶住着,于大伯一家试图搬过去,于月娥拿着菜刀发疯似的砍。
嘴里嚷着:“反正我不想活了,死大家一起死!”
之后,大队倒是没人敢惹她。
阳市,机修厂。
进修的技术人员出发了,为期三个月,其中就有阮子柏,一车间的肖哥不太愿意去,可是名单上有他的名字。
他走时还交待杜思苦,“纺织厂那边你要是去,帮我跟凤同志说一声,我很快就回来的。”
杜思苦:“你可以写信。”
肖哥恍然,然后点点头,“你说得对!”
他差点忘了!
写信。
杜思苦像是自言自语:“好像还可以写情书。”
肖哥的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跟个猴屁股似的,他转头就进了人群,生怕杜思苦看出来。
不过,
小杜说的这个情书……
确实可以写一写。
进修队伍走后。
又过几天。
杜思苦在食堂碰到了鹏子哥,鹏子哥看到杜思苦很吃惊,“你怎么没去?”
杜思苦:“我是新人,没轮上。鹏子哥,你怎么也没去?”
鹏子哥叹气,“家里一堆的事。”
知青下乡,他们家有两个呢,有一个下乡的名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媳妇非要让小姨子去。
小姨子过了年有十五了,可毕竟是姑娘家。要是他的话,肯定是让小舅子去的。
小姨子叶芯哭了两场,指着他媳妇说‘重男轻女’。
不光这样,这小舅子叶华平常兄妹俩感情好,可到了这下乡的时候,这小舅子倒是一声不吭了,压根就不提主动下乡的事。
唉。
一晃,就到了十月中旬。
杜母还没回来。
贺母领了杜思苦给的工钱,天天在杜家忙进忙出,这时间久了,又加上杜母不在家。一来二去的,外头就有些风言风语传了出来。
杜母走了,那是被气走的。
贺母在杜家帮忙,那是跟杜父有一腿。
越传越离谱。
后来这事还是老卫跟杜父说的。
杜父听了后脑门充血,他活了大半辈子,一直清白做人,临到老了,竟然被污蔑成这样!
“谁传的,我去找他们!”杜父在卫家拿了一个板子,准备去教训人。
他就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太欺负人了!
老卫:“都在传呢,不是一家两家。”他又问,“老五她妈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了娘家一直没回来?不行你去一趟,把她接回来,等她回来,这风声不就平息了吗?”
杜父:“丈母娘生病了,她在那边照顾,说那边离不开她。”
老卫跟朱婶对看了一眼,到底没说什么。
杜父回到家。
找到正在做饭的贺母,“小蒋,你回去吧,以后就不要过来了。”
“为什么?”
还没到月底呢。
贺母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