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178

……

杜老三道:“没收到二哥的消息。”

这就怪了。

按二哥的性子, 就算不回来,也该写封信回来问问。

像这样没有音讯,难不成是另有安排?

杜思苦想着。

杜老三离开机修厂前, 杜思苦去了趟财务室,提前预支了这个月的工资(财务室比筒子楼近, 她存了钱)。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四十块钱,她拿出二十块钱给了杜老三。

“三哥, 这钱你拿着。”

杜老三:“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等我正式上工,领了工资再给你。”

父亲病了, 还不知道多久才好,就算治疗费有铁路医院报销,但是这吃的喝的、营养品总要自己掏钱。家里的钱, 实在是不多了。

杜老三以前在拖拉机厂赚的钱,有一半给了杜母, 肯定是拿不回来的。

“三哥, 以后你到铁路上班,领了工资多留点自己存着。”杜思苦说。

杜老三愣了, “那这家里的开销……”

杜思苦:“你算一个数,到时候按数给就行。”到杜母手里的钱是很难要回来的, 而且,一开就给得多, 以后三哥结婚给少了,那到时候又免不了有矛盾,而且还是婆媳矛盾。

杜老三点点头。

他走时再三叮嘱杜思苦, “爸回来后你可一定要回来看看他啊。”

“好。”

西边, 某铁路医院。

“请问杜有胜在几号病房?”

“6号病房, 2床。”

问的正是有杜二,他接到杜思苦的信之后,便去小河支队的大队部说明了情况,办理了介绍信,请了半个月的假。

之后去了趟苏家,把这事单独给苏皎月说了,苏母最近病情又加重了,这两年,她的病反反复复,每回看着不行了,可又挺过来了。

这次也是一样,看着跟先头几次没什么区别。

介绍信一拿到手,杜二就去了西边的部队,拿着探亲的信去找人。没想到,刚到没多久,就从铁路那边听到了父亲出事了。

这不,他一收到消息,就赶到医院了。

杜二推开病房的门。

这是一个三人间的病房,杜父二号床,正是中间床位。

杜父神色憔悴,腿上打了石膏。

杜二走了过去:“爸。”

杜父听到声音,以为是幻觉,猛的看到杜二,半天没回过神。

“爸,你现在怎么样?渴不渴,要不要喝水?”杜二边说边找杯子,这腿断了,行动不便。就算医院有护士,但是护士忙得很,不可能精心的照顾每一个病人。

“老二,你叔……”杜父声音哽咽,“没了。”

杜二心里一沉,“不是说失踪吗。”

杜父话在喉咙里,蹦出一个字都像是带着哭腔,他缓了一下情况,使劲的把心里的难过压下去。

半天,才艰难的出声:“那边说这么久了,只怕找不着了……”

被泥石压着,就算是挖出来了,也活不成。

杜二道:“这事说不准,咱们再找找,兴许是方向错了。”

杜父被他这一劝,又升起了一丝希望,他望着杜二:“你去瞧瞧,看看有什么线索。我这边就你不用管,铁路那边的同志会帮忙送饭。”

老二心细,又聪明,找人肯定比他强。

杜二还是在这边陪了杜父一会,才走。

他去二叔失踪的地方。

二婶在这边,正跟这边的村民吵架,“为什么不找了,再往下挖……”

“这都十来天了,挖不出来了。”

“今天的工钱我可是给了的,你们只干了半天,就想赖账?”二婶声音很大,她以前是个好脾气的人,可是近日这嗓门是越来越大了。

杜民嚷着道:“挖也是白挖!”

几个凑在一起,像是有了底气,眼前就一个女的,有什么好怕的。

杜二走了过去,“二婶。”

二婶听到声音,扭头一看,见是杜二,眼眶一热:“阿武(杜二本名杜武),你怎么来了!”在外头看到亲人,这心里感觉就是不一样。

杜二道:“我收到信说二叔出事了,就赶紧过来了。”他看向那几位村民,“二婶,他们是怎么回事?”

二婶道:“他们收了钱,答应帮一天的忙,把这片挖出来。现在干了一半,不肯干了。”

那几个村民见来了个男的,有些退缩了。

尤其是杜二个头大,那那那眼神,看着就不像好人。

杜二看着他们:“是继续听我二婶的,还是把钱退回来。”他挽起了袖子,手握着拳头活了了一下,卡卡响。

那些村民舍不出把钱吐出来,拿起了铁锹,乖乖的干起了活。

阳市。

机修厂。

杜思苦与小赖见到了轻工业进出口总公司业务部的人,一共来了三个人,负责人姓邱,是业务部的经理。

邱经理过来的那天,杜思苦跟小赖还把顾主任请来了。

幸亏把人请来了。

中午开了厂里的车(厂长跟副厂长的配车)去了外头的国营饭店,吃了一顿。

下午,杜思苦就领着经理他们去了家具厂验床垫去了。

这是升级过的弹簧床垫,给邱经理看的样品有三种,床垫的软硬程度不同,尤其是第三种,类似人体工学,虽然没有完全做出来,但是还是有点贴合人体最舒服的睡眠姿势的。

邱经理一躺下就感觉到了不同。

“厂里这种床垫有多少?”邱经理问。

杜思苦道:“现在有二十个。”

这是才试验出来的,数量不多。

“那也太少了,这么少的量,怎么出口?”邱经理不高兴了。

杜思苦:“邱经理,我们申报的是二代床垫,这个是三代的,不在申报的品种之中。”也就是说,少一点没关系的。

“把这个加上去。”邱经理说,“这个样品好,咱们可以主推这个,至于二代床垫,一起带上吧。”

他又问二代床垫有多少货。

床垫这东西也不能做得太多,做得太多一是怕受潮,二是成本太高压货。总的来说,家具厂这边的床垫也就做了五十多个。

机修厂跟家具厂一起开过会,这毕竟新东西,做太多怕卖不出去。

杜思苦就说了。

邱经理:“你们倒也实诚,这样吧,你们把床垫的技术参数、规格、样品送到我们部门去,如果内部经过讨论一致通过,到时候我们会通知你们的。”

通过了,就可以签订《出口供货协议了》。

“谢谢邱经理。”

之后,杜思苦带邱经理在家具厂新车间转了一圈,这边的工人脸上充满干劲,朝气蓬勃。

这厂子的氛围倒是不错,邱经理心道。

邱经理三人走时,家具厂的人把二代三代床垫都给送了过去,杜思苦也把床垫规模跟技术参数又提交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