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6(第2/2页)

杜思苦想了想,又给二哥寄了信,询问情况。

至于文秀。

杜思苦也寄了信过去,问问吧。

半个月后。

西北,某农场。

杜思苦寄来的信送到了大根手里,他跟郭庆格家最熟,郭庆格走时,给大根留了阳市学校的地址,让大根有事给他寄信。

前些天,郭庆格搬了新家后,又给大根来了信,写了新家的地址(跟同事换的房子)。

大根认得字,就是写得不好。

杜思苦的这封信,他看了后,想来想去,找了大一号的信封,把信塞进去,寄到了阳市。

小河支队。

杜二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是首都大学的法律系。

他仔细想过,原本想报军校的,可是他觉得自己成家了,年纪也大了些,军校那边去了之后怕跟不上年轻人。

后来成绩出来,三百多分,算是高分了,都能报。

杜二想着老四在首都,他要是过去的话也有个照应,而且首都大学也多。

他跟苏皎月商量过,他报法律系。苏皎月想去首都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师范大学毕业后就业稳定,能当老师。

时间自由,还能顾家。

他们都是成家的人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杜二的录取通知书二月初就到了,上面让他三月去首都报到。

苏皎月也考了三百分左右,正常来说,师范大学的分数是够的,可是她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杜二又等了三天,之后还是苏皎月录取通知书的消息。

他直接去了县邮局。

没有。

当天下午,杜二就去了市里的邮局,想了办法找人去查送下来的录取通知书,这后还去了教育局。

教育局那边一定有相关信息。

花了足足二天时间,杜二找到了苏皎月的录取通知书的下落。

早就寄来了,只不过,中途有人给拦了,想偷梁换柱,顶了苏皎月的名额去上大学。

敢这样做的,自然是有关系的。

杜二把查到的信息整理好后,又搜集了其他冒名顶替的信息,汇总完成之后,他就去了当地报社。

同时,还把整理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资料寄到了省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