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鱼儿咬钩(第2/2页)
“还是民国好啊。”江老板后悔道:“我怎么就没去台湾呢。”
石中道:“江老板今天找我来总不是来找我诉苦的吧。”
“还真不是,知道王康年吗?”江老板将话题转移到正题上。
“知道,大康药房的那个老板。怎么了?”石中好奇道。
“哼哼,这个小子也不知最近是和解放军的哪个领导搭上线了。他接了一笔大买卖,解放军要买价值六个亿的各种医疗物资。”
石中一听这话,他心立刻动了:“这么多?!但也没听说解放军在打大仗啊?”
“应该是北边的事情,朝鲜不是打起来了吗。应该是朝鲜委托采购的吧。解放军在从中赚一笔差价。”
江老板的分析有理有据,石中听得连连点头。
“石中,别说我没提醒你。这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把手上的东西都出出掉,然后南下香港。到了英国人的地盘,那还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到时我们就自由了。”
“歌照唱,舞照跳,小姐照样抱。”江老板说的眉飞色舞。
石中也跟着心动了。现在的上海过得没滋没味的,赌场妓院都关了。大烟馆也没了,歌厅夜总会也没了。
真没意思。“不过王康年这人可信吗?”
“呵,王康年要是敢赖我们的钱,我让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你去发动发动你的关系,把各种物资搞一搞。”
石中思考了一会儿:“但是六个亿的医疗物资啊,我们手上没有那么多啊。青霉素虽然值钱,但是数量不够啊。就算是把全上海的医疗物资都集中起来,也凑不出这个数量啊。”
江老板看了他一眼:“你傻啊,谁让你全都用仓库里的好东西锕。你买不到淀粉吗?”
“啊?!什么意思?”
“一瓶青霉素药粉,混十瓶淀粉你总会吧!没有生理盐水,你不会搞点清水吗?青霉素要稀释,你自己就给它稀释了啊。”
“什么纱布、卫生棉、酒精,难道还要我一条条教你?”江老板指了指太阳穴:“做生意,脑子要灵活。不然怎么赚得到钱?”
“你那边准备好了的话就把货交上来。剩余的关节我们这边会打通的。不过手续费嘛,你懂得。不过你还是有得赚的,毕竟烂布、淀粉才几个钱对吧。石中别说我不关照你啊。”
石中离开江老板别墅的时候,他脑子还有点晕晕乎乎的。
因为这件事有点超出他的认知。他有些害怕。用清水假冒生理盐水,用淀粉混合青霉素粉,这真的能行吗?
这个被发现了会被抓吧。但是江老板说的也对啊,这批货是送到朝鲜那边去的。
就算是被发现了,那都到什么时候了。自己等人早就去香港逍遥快活去了。
石中不知道的是,这批来自于“朝鲜”的订单已经被王康年发给了许多在上海城内有影响力的商人了。
因为这笔单子数额太大,王康年的大康药房根本吃不下。他必须要找人一起分。
至少要保证前两个批次的医疗药物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后面的……后面的再说吧!而与此同时在北平市,李锐回到破晓基地后冯石就交给他一份文件。
“上海那边的同志已经开始放饵了,就是不知道会钓上多少鱼。这群上海的买办手里还囤着不少青霉素。明知道现如今国内缺货,他们还在囤积居奇。”
李锐一边翻着文件一边说道:“商人嘛,不稀奇。都说商人无祖国。马克思也说过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会卖出用来绞死他的绳子。”
“买办阶级是我们这个国家最不需要的。有机会最好就要将他们彻底铲除掉。上海这个地方西华的程度太深了。”
“有必要对上海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造了。上海市民阶级以成为洋行买办为荣,以替外国人办事为荣。反而是大量的人看不起劳动阶级。”
“苏州河边上的窝棚里,住着上海最多的工人。这一现象必须要扭转一下了。”
李锐翻看完文件之后对着冯石说道。
“我们需要把上海这种风气扭转过来。上海的同志已经下饵钓鱼了。那么就趁着他们钓鱼的间隙,我这个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家伙给上海人民奉献一些精神大餐吧。”
冯石好奇道:“你准备做什么?”
“上海有中国最多的荧幕和收音机,那就请上海市民多看看电影,多听听广播吧。总有些人自以为坐在了洋车里自己就是人上人了。殊不知自己不过是洋车里的一个保姆罢了,车主人想不要你就随时可以不要你了。”
李锐摇着头说道:“我们的摄影干事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开始拍摄一些属于我们新中国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了。”
北平市京城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个男人突然激动的冲出房间,并且放声高喊:“成了!成了!青霉素成了!”
“我们不需要再用发酵玉米原浆和乳酸就可以配置青霉素了!”
“快快快!我要见毛主席,我要见周总理。我要告诉他们,我们新中国的青霉素不用再看西方列强的脸色了!”
这个一脸激动的男人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却值得所有人记住。他叫张为申。